陳靜 劉如迪 趙明
摘要:交通運輸與社會經濟是在一種交替推拉關系中不斷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斷交替存在著“運輸中的經濟問題”和“經濟中的運輸問題”。如何正確理解這些問題,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現通過從區別與聯系兩個方面全面解釋了這些問題。
關鍵詞:經濟問題;運輸問題;交替推拉關系
1 “運輸中的經濟問題”與“經濟中的運輸問題”的區別
1.1 定義的范圍不同
運輸中的經濟問題指的是制約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的與經濟因素相關的問題,運輸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各項工作中都包含經濟問題。它定義的范圍應是交通運輸行業,是運輸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一般來說,運輸經濟學家特別關心對運輸需求的估計和克服距離障礙所花費的代價問題,他們研究運輸資源和其他經濟資源的合理分配,探求運輸業發展運作中的內在經濟規律,分析它的規模、比例、結構以及與其他經濟活動的關系。
經濟中的運輸問題指的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與交通運輸因素相關的問題,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涉及了交通運輸的問題。它定義的范圍應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人類從事交通運輸以克服空間距離的阻隔,是一項無時不在,無地不在的任務,因此,運輸是人類的基本活動之一,交通運輸的影響,早已遠遠超出運輸業本身而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
1.2 研究的重點不同
運輸中的經濟問題更多的傾向于研究交通運輸發展的投資成本、價格、收益效率以及現有運輸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許慶斌和榮朝和對各種運輸方式的經濟特征和運輸成本以及運輸工程的成本和效益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著重全面分析了運輸價格及其經濟功能。對于解決運輸中的經濟問題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對于每一種不同的運輸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運輸成本結構和特點,并由于不同的成本特性也產生了不同的技術經濟特征。各種運輸方式各有自己的優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技術經濟性能上的弱點。從整個交通運輸系統來看,就要求各種運輸方式共同承擔運輸任務,對不同的運輸需求,根據各自的技術經濟優勢進行合理的專業化分工,以期取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幾種運輸方式的主要技術性能優劣次序排列如下表1。對于各種運輸方式也有多種多樣的運價形式來滿足不同的需求。運輸價格在運輸活動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自動地起著調節作用、核算作用和分配作用,運價體系及運價水平的合理與否,對國名經濟以及人民的生活具有直接的影響,更是有利于促進組織合理運輸、促進運輸方式的合理分工以及提高運輸工具的使用效率。
經濟中的運輸問題更多的是研究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以及交通運輸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一致的問題。當交通運輸條件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時,往往需要對運輸需求進行預測,然后進行交通規劃以及工程的實施等增加基礎設施來解決問題。交通運輸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一致的問題主要是發展可持續運輸的問題。可持續運輸就是與可持續發展相容的運輸,是使運輸發展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它提出的層次不斷提高的需求的同時,綜合考慮并保證其自身發展及社會復雜大系統發展的可持續性,以期達到一種運輸系統內部及其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長期的動態協調的運輸。
2 “運輸中的經濟問題”與“經濟中的運輸問題”的聯系
2.1 都是跨領域的綜合性系統問題
無論是“運輸中的經濟問題”還是“經濟中的運輸問題”,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研究領域不斷擴大,綜合性日益增強,有很多問題都不再是運輸部門能夠獨立解決的問題。由于運輸問題的影響廣泛,許多學科的專家紛紛轉向這一領域;而另一方面,運輸經濟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單靠運輸界的力量又難以勝任當前研究所需要的廣度和深度。因此,“運輸中的經濟問題”和“經濟中的運輸問題”都是跨領域的綜合性系統問題。
2.2 交替推拉關系
交通運輸業與國名經濟之間存在一種“交替推拉關系”。交通運輸方式在優勝劣汰法則的作用下,形成了今天五種現代運輸方式并存的局面,其演進過程可分為兩個本質不同的時期。一個是運輸方式的“漸變期”,運輸結構在“量”的方面的演進規律,即擴大原有運輸方式的總規模、改進原有運輸方式的服務質量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另一個是運輸方式的“劇變期”,運輸結構在“質”的方面的演進規律,即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主要靠增加新的運輸方式的來實現。交通運輸業正是在運輸方式的這樣兩種基本演變模式交替作用下不斷發展的,而運輸方式的如此發展,是由社會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在“質”與“量”兩個方面的壓力引起的。
對于任何一種運輸方式來講,“質”的方面改進和“量”的方面擴展其范圍都是有限度的。這樣,在運輸方式的“漸變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對交通運輸的需求往往介于原有運輸方式“質”的改進和“量”的擴展之極限內,可以通過對原有運輸系統的改造來滿足。這期間,交通運輸的作用往往比較隱蔽,主要體現在支持經濟增長,如果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能夠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交通運輸的作用往往不被人關注。如果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步伐,就會以阻礙經濟發展的消極方式來顯示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這時,經濟發展就拖著交通運輸業走,即經濟發展“拉”動交通運輸發展的過程。這個時期即為運輸方式的“劇變期”,社會經濟對交通運輸的需求突破了原有運輸系統“質”和“量”兩個方面所能改變的極限,迫使新的運輸方式產生與發展。由于新運輸方式的產生及隨之而來的迅速發展,必然向社會提出強大的物質需求,從而造就一批新興產業的形成與壯大,推動經濟的發展。這個時期,交通運輸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比較明顯,不僅表現為支持經濟的增長,而且還體現出刺激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明顯得“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運輸中的經濟問題”與“經濟中的運輸問題”也存在于上述的交替推拉過程中。在經濟發展拉動運輸發展的過程中,就是問題的產生過程,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產生了運輸問題即“經濟中的運輸問題”,而在運輸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出現經濟問題即“運輸中的經濟問題”。在交通運輸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是問題的解決過程,解決的運輸業發展中的經濟問題,使得運輸業可以順利發展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也就解決了經濟中的運輸問題。因此,問題的產生過程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拉動”交通運輸發展的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可以看作是交通運輸“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
3 結束語
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它在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和多方面的。運輸化理論表明,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隨時間不同會有所變化,其主張在一定的發展階段,需要有一定水平的運輸能力與之適應,人們也可能透過交通運輸業狀態了解經濟發展的特征。在這些社會活動過程中,不斷的出現“經濟中的運輸問題”和“運輸中的經濟問題”,這兩類問題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他們不是獨立的,問題的產生是相互拉動的,問題的解決又是相互推動的。只有同時考慮這些問題,以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為出發點,才能達到運輸效率和經濟效益最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慶斌,榮朝和.運輸經濟學導論[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
[2]韓彪.交通經濟論-城市交通理論、政策與實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3]常山.可持續運輸發展研究[D].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