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平
案例中,患者并未使用眼藥水,藥物本身的質量也沒問題,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患者徹底失明的悲劇!如果早一點意識到,早一點得到救治,患者應該是不會失明的。人們難過之余,也應從這一事件吸取教訓,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有傷眼作用的藥物并不只有眼藥水,很多藥物都有這樣的不良反應,要避免它,一是要求廠家把好質量關,二是要求醫生正確用藥,留意不良反應,并主動告知患者。
而對患者而言,具備一些相關知識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患者平時注意學習,知道哪些常用藥有傷眼作用,在使用時如出現不適便會及時或提前警覺,及時與醫生溝通,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劇發生。
容易引起眼部不良反應的常見藥物有很多,筆者整理如下,雖然這些藥物的眼部不良反應未必一定發生,但使用時仍要當心。
抗生素
青霉素 在眼部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幻視、一過性視力障礙等。青霉素還可引起過敏性結膜炎,使眼結膜充血、水腫、發癢和有異物感,嚴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
氯霉素 主要可引起視神經炎共濟失調、幻視,連續1個月使用可引起中毒性弱視、視神經萎縮等。過敏患者使用氯霉素滴眼液,可能導致過敏性結膜炎。
鏈霉素 除發生急性中毒性弱視外,還可引起突發性球后神經炎或逐漸加重的視神經萎縮等。可引起過敏性視神經炎,影響近視力和遠視力,炎癥若未得到及時控制,將導致視神經萎縮。
四環素 可引起暫時性近視、復視、眼球運動障礙、視乳頭水腫。
磺胺類 在眼部的不良反應主要是結膜炎、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等。磺胺可使視神經乳頭發生水腫,造成急性近視。
多粘菌素B 本品可用于綠膿桿菌等引起的創面,眼、耳、氣管等部位感染。但也可造成眼部不良反應,主要是復視、眼球震顫等。
抗結核藥
乙胺丁醇 有報道認為,服用乙胺丁醇可引發球后視神經炎、視網膜出血、視野縮小、紅綠色分辨減退,嚴重者可喪失視力。尤其是大劑量使用時,眼損害發生率可高達30%,腎功能差者更容易發生上述損害。該藥對視神經有一定損害作用,使用此藥治療結核時,要定期檢查視力、眼底、視野,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停藥。
異煙肼 除引起急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癥外,還引起視神經炎及神經萎縮等。但這種損害停藥后可以恢復。
解熱鎮痛藥
吲哚美辛(消炎痛) 服用時可造成眼部不適,如中毒性弱視、角膜炎、角膜基質混濁、瞼球粘連(指眼瞼與球結膜及角膜的粘著狀態)及玻璃體出血等。
布洛芬 可引起視力下降、色弱、中毒性弱視等。
乙酰水楊酸(阿司匹林) 其主要不良反應有中毒性弱視、幻視、皮質盲(一種中樞性視功能障礙)、眼球震顫、散瞳、過敏性結膜炎、低眼壓等。
保泰松 主要可導致中毒性弱視、視網膜出血等。
抗癲癇藥
如苯妥英鈉,對小腦平衡中樞有較強興奮作用,用量過大可致小腦功能失調,引起眼球震顫、眼肌麻痹、視野縮小、視物模糊。
抗心律失常藥
如強心甙類藥物洋地黃、地高辛、西地蘭等,強心甙中毒時可引起黃視或綠視癥等視覺障礙。這可能與強心甙在視網膜中沉積有關。
皮質激素類
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可的松、強的松、氟美松等,長期使用會削弱機體免疫力,引起水鈉潴溜,誘發眼部感染、青光眼及白內障。因此,使用激素應嚴格掌握適應證、用藥劑量及時間,避免發生不良反應。一般認為,糖皮質激素應用超過4周,可能引起眼壓升高而導致青光眼,一般停藥后數年才能恢復。糖皮質激素眼用還可引起眼色素層發炎及角膜變厚,使角膜傷口愈合減慢。
阿托品類
包括阿托品、654-2(山莨菪堿)、東莨菪堿等,臨床廣泛應用于解痙、止痛、抑制腺體分泌、抗休克和治療心律失常。此類藥能松弛瞳孔括約肌、抑制眼睫狀肌收縮,使瞳孔散大,視物模糊,在中老年人則易誘發青光眼。
口服避孕藥
長期服某種口服避孕藥,會影響機體凝血機制,導致眼內小動脈、小靜脈栓塞或血栓形成,使眼睛發生視野缺損。
藥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應,一般是在大劑量長期應用的情況下發生,常規劑量下偶爾使用一兩次很少引起眼部不良反應(過敏者除外)。不過,長期應用上述藥物的患者,也要留意,一旦發現眼部不適癥狀或視力有改變,應及時停藥并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以免引起嚴重的、不可恢復的后果。藥店在出售這些藥物時,藥師應向購買者說明其眼部不良反應。患者用藥前也要養成閱讀說明書的習慣。
大劑量維生素A
說到“傷眼藥”,還有一種,那就是維生素A,雖然它更大程度上對視力有保護作用,可治療夜盲癥。
維生素A又叫視黃醇,屬于脂溶性維生素,能促進眼內感光色素形成,維持正常視覺。此外,維生素A還有促進免疫球蛋白合成、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等功能。人體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干眼病、夜盲癥、視力衰退以及皮膚干燥等癥狀。
正常成人每天維生素A的參考攝入量為:男性3000 U(國際單位),女性4000 U,兒童(1~6歲)2500 U,嬰兒1500 U。
如果大劑量服用維生素A超過6個月,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濫用維生素A可引發眼部血管水腫,壓迫視神經,引起視力模糊,出現復視、怕光、眼球震顫,嚴重時可引起視網膜出血、眼球突出,甚至連眉毛與眼睫毛也會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