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向明
漢字是中華民族自古至今所傳承下來的不可多得的文化。這不僅因為漢字記載著我國歷史發展的全部過程,更因為漢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特點,及其以結構疏密、點畫輕重、行筆緩急來抒發情感,創造意境,被譽為紙上的“音樂舞蹈”。
行筆要注重輕重緩急,運筆要講究提按頓挫,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的確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只要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找到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相信,我們的寫字教學就能變得入情入理,適情適境。
一次,有個學生問我一個字的寫法,當時我身邊沒有筆,便攤開手掌,用手指在手心里寫給學生看。兩遍之后,她還是沒有弄明白。我急中生智,牽起她的手,在她的手心里一筆一畫寫了一遍。最后,她高興地說:“老師,我會寫了!”
于是,我在無意中找到了一種能幫助學生寫字的新方法。以后,有學生寫錯某個字,或者寫得不工整,我就在他的手心里,一筆一畫、仔仔細細地寫幾遍。再后來,在某個學生的手心里寫字,竟然變成了一種獎勵,我甚至用這種“手語”方式與學生溝通心靈、交流感情,既幫助了學生,又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不久,聽到一位同行在題為《走進心靈,師愛無痕》的講座中有一句話——把陽光播種到學生的心里是我最大的期盼!這句話里不知包含了多少“陽光”啊!能用“手語”把陽光播種到學生心中也是我最大的期盼。看畫、聽歌、悟情,傳承文化……我喜歡帶著學生在燦爛的陽光下徜徉于美麗的語言花園,享受那美妙的詩情畫意。我真心追求教育的美麗和幸福,也盡情享受著教育的美麗和幸福。
十指連心。手心里舞蹈,教書且育人!
(作者單位 重慶市巫山縣南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