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在中學學校,積極地改變學校管理觀念,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很多中學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主要分析在新課程改革下,中學學校的管理觀念的轉變。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學校管理;轉變管理觀念
學校管理觀念決定學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與學校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在新課程改革下,轉變學校的管理理念,將枯燥的數字化管理變得讓校園富有人文氣息,讓學生在新型的管理理念中全面發展,提高綜合能力,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中學學校的管理理念應該從傳統的管理理念轉變為什么樣的理念,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思考,對新課改下管理理念的轉變做了分析。
一、用先進的辦學思想作為指導
自古以來,校園都是培養人、塑造人的最佳場所。在學校的管理中,要想提高中學學校的管理效率,就要正確認識到先進的辦學思想是治理學校的根本所在,先進的辦學思想是學校管理活動的導航。在學校的管理中,很多學校的辦學理念并不科學,也不先進,這阻礙了學校的長遠發展。現階段,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下,很多學校都樹立了先進的辦學指導思想。比如說,以德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等這些都是先進的辦學指導思想,有的學校還明確提出了“關愛孩子、關愛細節”的辦學理念。他們以創建新型的學習和教學機制為目標,著眼于師生的共同發展。在先進的辦學思想指導下,有的學校還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共創和諧校園、實現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管理目標,在這些新型理論的指導下,實現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二、用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作為保證
在學校管理中,要樹立新型的管理理念,除了要以先進的辦學思想作為指導之外,還要用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作為保證。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是教育教學、辦學思想、辦學目標的根本保證。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學校必須強化內部規章制度的建立,并將這些規章制度作為管理學校的根本。很多學校,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從教師的德、能、勤等方面對教師的日常工作進行全面考核。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責任、執業紀律、職業實績等五個方面對教師進行約束,制訂出規范的規章制度,讓學校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讓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能夠規范學校教職員工和學校管理者的管理行為,加強學校常規和細節的管理,用規章制度對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規范化管理,將學校的管理工作推向高潮。
三、用真實的情感作為管理的呼喚
學校實施以德治校的根本目的是要用真實的情感作為管理的呼喚,不論是在哪個方面,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都是互相感染的。在管理中,學校要從教職員工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對他們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愛,積極妥善地解決好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還要注意發展和維護好教師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他們物質文化生活的質量和水平。在工作中,學校的領導要做到親力親為,讓廣大教職工感受該有的關心和愛護,時常深入教師,深入基層,及時發現問題,想教師所想,急教師之所急,辦教師之所盼,謀教師之所需,有的放矢地解決好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對于教師中的弱勢群體,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愛,建立困難教職員工救助機制,針對生活困難的職工,給予一定的扶持,關注每一位教師成長,關愛每一位教師生活,用真實的情感作為治校方法,也是提高學校管理效率的根本。
四、用合理的考評去感染他人
在中學學校的管理中,要使用新型的管理理念,就要用合理的考評去感染他人,實現學校的創新化管理。很多學校都在通過建章立制,從學校的根本特點出發,構建起合理的考評機制。一個學校如果對于教職員工的考評合理,就可以留住該校的高素質人才,同時還可以為學校引進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很多學校已經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逐步構建起科學、合理的管理評價與激勵機制,在工作中對于管理者實行多鼓勵、少批評,多獎勵、少體罰的評價與激勵機制,形成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使管理工作中設計、檢查、監控、評估、反饋功能都得以強化。對于積極學習,努力提升自己,進步較大的管理人員,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獎勵和表揚,對于不認真提升自己,應付了事的管理人員,也要進行批評。通過這種獎罰機制的創新,用合理的考評將所有的學校管理者感化,讓他們都能積極地為學校管理服務。
總之,在中學學校的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就必須更新學校管理的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逐漸過渡到用先進的辦學思想作為指導,用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作為保證,用真實的情感作為管理的呼喚,用合理的考評去感染他人等方面出發,將該項工作推向高潮。
參考文獻:
[1]張偉坤.從管制到管理再到服務:淺析學校管理理念的轉變[J].教育科學研究,2006(03).
[2]周和平.堅持以人為本居中,構建和諧校園[J].發展,2008(06).
[3]江燕,陳幾香.淺析人本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09(14).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樹鄉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