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蘭
摘 要:戲劇在幼兒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本質是給幼兒在“演中學、學中演”的樂趣,更是鼓勵幼兒學會思考問題,感受各種情感。在實踐中,結合幼兒日常教學,營造戲劇的藝術氛圍;根據幼兒年齡分段,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依據幼兒心理特點,確定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在快樂的戲劇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塑造幼兒的個性和釋放幼兒的天性,從而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戲劇;特色教學
幼兒戲劇是戲劇的一種。它具有一般戲劇的性質、特點,又有自己獨特之處。宋慶齡奶奶在創辦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時說:“兒童是祖國未來的主人,通過戲劇去培養下一代,提高他們的素質,給予他們娛樂,點燃他們的想象力,是最有意義的事情。”著名學者余秋雨認為:“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從小學習表演,將來很難成為有魅力的社會角色,讓兒童參加戲劇表演,不是要培養文藝愛好者,而是要賦予孩子們一種社會技能。”
孩子愛看戲,也愛演戲,戲劇在幼兒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其本質是給孩子在“演中學、學中演”的樂趣,更能鼓勵幼兒學會思考問題,感受各種情感。幼兒通過戲劇去認識不同時代人的生活狀態和不同的價值觀。在有限的舞臺上觀察無限的世界,辨別世界上的善與惡,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扮演戲劇中角色的同時,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合理想象融入其中,陶冶小朋友們的音樂情操,使他們熱愛音樂、認知音樂、感受音樂。因此,在幼兒園實施戲劇教學,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能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和交往溝通能力,塑造幼兒的個性和釋放幼兒的天性,從而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和綜合素質。
在實踐中,怎樣依據戲劇的特點和幼兒的特點,把兒童戲劇融入幼兒園日常教學之中呢?本文就此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結合幼兒日常教學,營造戲劇的藝術氛圍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挖掘幼兒的學習內驅力。讓他們喜愛藝術,享受藝術之美。在日常生活教學中,與幼兒園“語言、數學、科學、社會、健康”五大領域的課程相融合,讓幼兒“快樂學習”,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
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教學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受到不同藝術形式的熏陶,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藝術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幼兒園創造充滿美感的戲劇大環境,讓幼兒在美好的戲劇音樂中參與活動,增強幼兒對戲劇的興趣,使幼兒所學到的“少年功夫”,終身受益。
1.創設戲劇音樂環境,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戲劇音樂環境的創設,首先是選擇富有美感的名曲、名段穿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利用戲劇或流暢動聽或慷慨委婉的旋律,內涵豐富、韻味深長的唱詞,優美好看的舞姿、火紅的武打場面等賞心悅目的刺激,豐富幼兒對戲曲音樂的感知。如利用晨間傾聽名曲、名段;利用餐后觀看戲劇VCD,欣賞名曲。
其次,利用活動室墻面創設賞心悅目的戲劇環境,讓環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戲劇形象的感染。如戲劇中的劇照、服裝、道具、京劇中的臉譜等。
再次,在教室創設戲劇表演環境,通過戲劇作品的欣賞,讓幼兒直接感受戲劇藝術的美,來引起他們對戲劇的注意與興趣。如,教師在音樂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彈奏優美的曲調,說一些有韻味的念白和地方方言,用悅耳的聲音演唱曲段,再配上優美的動作,以此來激發幼兒模仿學習的愿望。
2.創設戲劇活動環境,增添幼兒表演樂趣
大屏幕LED視覺環境:每天小朋友入園與離園的時候,老師就把事先錄制好的小朋友們表演的節目在大屏幕LED顯示屏上播放,小朋友們看到大屏幕上表演的自己,非常高興。同時,還播放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趣性強的動畫片、少兒故事片和展示幼兒才藝的片子。耳聞目染更能讓小朋友們熱愛兒童戲劇表演,增添幼兒學習兒童戲劇表演的樂趣。
利用班級的小舞臺,安排一日一演1分鐘上小舞臺才藝展示。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不限,如唱歌、跳舞、講故事、講笑話、腦筋急轉彎等形式。給幼兒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膽量、訓練口才的表演機會。幼兒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個性品質等方面各有差異。通過一日一演1分鐘的才藝展示,達到強者更強,弱者不弱的效果。針對膽子小、上課不舉手、問題不回答、不自信的幼兒,老師采用積極語言鼓勵他們上臺表演。他們每做一個動作,每講一句話都會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肯定,從此激起幼兒的爭取上臺表演的欲望。不自信、不敢舉手、不敢開口的膽怯現象也隨之消失。一日一演1分鐘上小舞臺才藝表演深得全體小朋友們的喜愛。
二、根據幼兒年齡分段,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
幼兒戲劇的取材是多方面的,在兒童文學中,凡是具有故事性的作品,老師都可以根據孩子的需求和故事表演的可行性來選擇和確定。古往今來有許多神話、中外寓言、民間歷史故事等文化遺產,可以挑選其中適合幼兒表演的作品改編成戲劇。通過編演民間歷史故事,可以傳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遺產;通過編演著名國外童話寓言故事,可以開闊幼兒的視野;通過編演幼兒身邊的好人好事,可以提高幼兒的整體水平與感染力和號召力。
1.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喜歡的戲劇活動內容
幼兒戲劇是幼兒最為喜愛的活動之一。在設計活動時,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水平,注意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想對應。設計一系列有序的、不斷遞進的戲劇教學活動內容,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提高,使他們從模仿—探索—遷移—創造,從跟學—愿學—會學—樂學。
如,《皇帝的新裝》為主題的戲劇活動,是以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為基礎,并結合幼兒的想象來發揮,和老師適當的指導來表演的。《皇帝的新裝》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這個有趣的童話描繪的是“這件漂亮的衣服只有聰明人才能看到”這一謊言沒有人去揭穿,甚至還夸耀皇帝的衣服漂亮,最后一個孩子天真的話結束了這場鬧劇。像《皇帝的新裝》這樣的劇本的故事情節,適合大、中班小朋友來扮演,塑造不同角色人物進行戲劇活動,促進“教與學、學與樂”教育目標的達成,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營造自由的創意空間。
2.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課程進行設計和分配
著名表演藝術家于是芝老師說:“兒童人人都是表演天才。”兒童戲劇融入日常教學之中,來培養幼兒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就是讓他們不斷地獲得成功,在成功中進取,在獲得中提高,讓幼兒都能成為戲劇表演天才。
大班——以幼兒喜聞樂見的經典童話《皇帝的新裝》《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為題材,有機滲透音樂、語言、美術等表現手法,激起幼兒主動參與學習與表演的興趣,并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掌握不同人物的性格,初步感受人物(動物)的情感。并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快樂的游戲中,有效融入情感,內化知識的內涵。
中班——以最容易被幼兒接受的小動物故事《小猴請客》《小貓釣魚》等為題材,喚起幼兒的熱情,并通過聲音、動作的模仿及主題性情景活動來初步學會表現故事情節中的情感對話,激發幼兒對生活中個性化事物的表現進行大膽的探索與體驗。
小班——以貼近幼兒生活的,趣味性、動作性強的兒歌、簡單的故事《我和爸爸踢足球》《狐貍數雞》等為題材,通過區域性的情景模仿來引導幼兒大膽、自信地表現生活中的基礎元素內容,讓幼兒在輕松、自主的環境氛圍下感受教學及自我表演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既是學者又是演員,他們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與約束,可隨時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幼兒年齡越小,自由發揮的空間就越大。他們會在一個虛構的世界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借用戲劇的表現形式積極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這樣一個有趣的領域中,幼兒能夠感受到世界,體驗到各種情感;在扮演不同角色中幼兒能分享到別人的藝術感受和表演的快樂。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又能感受到戲劇教育給小朋友們帶來無限的學習樂趣和求知欲望。
三、依據幼兒心理特點,確定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
“動”是幼兒的天性,是讓幼兒感受吸取的一個好方法,在戲劇中創造動感、調動情感,能讓幼兒以自我表現的方式投入到活動中,加深對戲劇的情感體驗。采取幼兒喜歡的各種活動形式,讓幼兒在“動”中直接體驗、感受戲劇的節奏、音色,讓幼兒在說說、唱唱、跳跳、打打的有趣的活動中,激發興趣;在動口、動手、動耳、動眼、動腳、動腦中感知、理解、提高對戲劇的表現能力。
1.“說一說”,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讓幼兒自己查找童話書,可以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因為幼兒想要了解這個童話,并想將它演繹出來,這種需求會激發幼兒強烈的求知欲,讓幼兒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他們就會主動去問老師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很情愿地去理解和記憶童話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幼兒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開展一系列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探索,其中對學生的學習動力研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幼兒想要主動了解《皇帝的新裝》的這種需求就是一種學習動力。學習動力是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原動力,是學生積極進行學習的重要支撐,是課堂開展高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通過表演訓練及角色扮演,不僅能提高語言表達(臺詞)和肢體表現(動作)能力,還能培養敏銳的反應力(即興交流)與超強的模仿力(動物模擬、人物模仿),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虛擬情境)與創造力(自編小品),增強文學理解力(劇本、課本劇),樹立正確的邏輯思維模式(合理的行動)等等,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參加學習表演對孩子的成長是何等的重要!
2.“學一學”,啟發幼兒藝術創造力
文中《皇帝的新裝》劇本,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詮釋每個人物。在上課之前先讓小朋友們來個花絮,允許由小朋友自己扮演各種角色。那時的小朋友興致非常高,有的利用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舞姿、挺著肚子學國王說話;有的利用粗粗的聲音學大臣唱歌;有的跳起優美的舞蹈來諷刺皇帝“漂亮”的服裝,還有的打著怪臉、學著大人的模樣表演騙子。小朋友們演得開心、小觀眾看得開心。通過老師準備背景音樂,來鍛煉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感受能力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活動,它關系著一個人從審美情感的角度和理性的角度去理解感受音樂的程度。同時,小朋友們大膽的、不拘束的表演劇中的各個角色,這就提高了小朋友們的表演能力。小朋友所用的臺詞,又訓練了小朋友們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溫州大學教授來新安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么小朋友們從小接受戲劇表演的演、臺、形、聲的訓練,大膽的表現和藝術的熏陶,長大后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優秀人才。
3.“演一演”,享受團隊合作的快樂
通過讓幼兒參與到小組當中,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現在幼兒園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在家中只能和長輩交流,使得許多孩子缺少與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機會,有些孩子喜歡按自己的意愿活動,缺乏集體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這類小組的分工合作,是推行“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方式的最好體現,同時,這樣還可以促進孩子們之間的思想溝通和情感交流,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從而達到培養孩子們之間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的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既能使課堂學習生活生動有趣,又可以促使孩子們對學習興趣盎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意志,使小朋友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有了自信就有了膽量,有了膽量就有了自信。兩者并存,不管我們的孩子在那里,都是一個最陽光、最燦爛、最快樂的好孩子!
戲劇教學能較好地培養幼兒的交往愿望與交往能力,有助于幼兒逐步適應群體生活,為幼兒營造了溫暖、關愛和平等的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和師生關系。幼兒良好的社會性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在潛移默化中發展起來的。而戲劇教學為幼兒培養良好的社會性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它充分體現了寓教于樂的真正教育價值,讓孩子在“樂”中學習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漪.非專業戲劇教育及其專業價值[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6(02):44-4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2012.
[3]溫家寶.在全國教師工資暨“兩基”工作總結及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12-09-07.
[4]王學東.戲劇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確定[J].中學語文教學,2011(07).
[5]曾西霸.78年度兒童戲劇研習營成果手冊:我們只有一個太陽[M].臺灣省教育廳,1978.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金太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