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平云
摘 要: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努力推行3+1課堂教學模式,即小組討論、課堂展示、教師點評+一個學習小組。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把教與學變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師生成為朋友。
關鍵詞:小組討論;課堂展示;教師點評;學習小組
把一個班級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合起來我們是一家人,分開來我們又是學習上的競爭對手。這就是我們學校近年來推行的3+1課堂模式:小組討論、課堂展示、教師點評+一個學習小組。
例如,把一個60名學生的班級按學習成績分成10個相應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6人,每個學科安排一名組長,把6名學生按照這個學科成績排序,制成表格,由課代表進行統計。在每次回答問題時,各小組第一名的學生回答正確得一分,第二名得二分,以此類推,每周一次統計。這樣每個小組第五、第六名的學生也就爭著回答問題了,因為他們能為自己的小組贏得更多的加分,學生互相幫助的熱情就更高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也就更濃了。
學習小組建立起來了,怎樣操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在這篇文章中,我把近年來的一些實施方法和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詞匯新授課
大家都知道,在英語學習中,能記住并運用更多的單詞是學好英語的根本保證。所以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一直都重視詞匯教學。
不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人們會認為,學英語就是背誦一些單詞。其實,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孤立地背誦單詞,很快就會忘記了,而且很容易和其他單詞混淆起來。所以要想真正記住一個單詞,就必須學會去運用它,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對我們的英語學習有好處。因此,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時,我們一般會把一個單元的單詞分成兩個部分,編成兩份導學案,花兩個課時進行教學。在每一份導學案上,我們教師會精心挑選十多個常考單詞和短語,每個單詞和短語的下面給出3~4個典型例句,每個句子的右邊留出空格,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討論時寫出新學單詞的意思。在每一節單詞新授課前,我會發給每名學生一份導學案。
在每節單詞新授課開始后,我經常會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先朗讀,部分學生領讀,然后所有學生齊讀的方法,讓每名學生會讀每一個單詞。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教給學生用音標拼讀單詞的方法。掌握了音標的拼讀,學生讀起單詞來就輕松多了。接下來,我會再給學生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分成學習小組一起去朗讀研究導學案上所給單詞的例句,分析每個句中新學單詞的意思。這時,同一個小組的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都爭著去朗讀所給句子,搶著給出這些單詞的意思,因為幾分鐘后他們就能為自己的小組爭得榮譽。在學生討論完畢后,我會及時給他們展示勞動成果的機會,讓他們在自己有所收獲的同時,還為自己的小組贏得加分。有時我還會提高要求,給出剛才所讀句子的漢語意思,讓學生講出所讀過的英文句子,說對了再獲得加分。與此同時,我會不斷地給予表揚,鼓勵那些平時不愛講話、基礎較弱的學生。
活躍的氣氛還不等于實際的效果。因此,我經常會在下課前請部分學生到黑板前默寫本節課所學的單詞。當然,寫對了也會為自己小組獲得加分,或者在下一堂課上課前對全體學生進行書面檢測,檢測結果也會記入小組成績。這樣,每名學生都會努力背誦所學過的單詞,因為誰也不想給自己的學習小組拖后腿。通過這樣不斷的訓練,學生不但記住了所學單詞,而且還學會了運用它們。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來了,學習成績提高了,也愿意和教師交朋友了,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二、閱讀新授課
牛津高中英語課本上所列出的文章,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涉及生活、教育、健康、娛樂等,都是高中生感興趣的話題,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中學習并掌握文章中的重點、
難點。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般情況下,我會在講授一篇新的課文前展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討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相關話題,并在討論中適時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然過渡到我們要學習的文章中來,讓他們想讀、要讀這篇文章,這樣我們的學習任務就已經完成一半了,而且我們為每堂新授課都準備了導學案。導學案上準備了難度適中的閱讀題、討論題,文章中的重點詞組和句型。這樣,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閱讀,從而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這時我們的學習小組開始活動了。要知道,并不是每名學生都能正確地完成每道閱讀題,分析每一個重點句型。在學生各自讀完文章以后,就很自然地形成各自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長也會很快地集中自己的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有難度的閱讀題目,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每個學生各抒己見,最后達成一致意見,由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們的討論結果。這時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應當適時點評,更要及時表揚鼓勵,表揚這名學生,表揚這個學習小組。這樣長此以往堅持下來,每名學生都開口講話了,每名學生都在口頭上、筆頭上提高了自己,學習成績提高了,學習興趣也提高了,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呢?
例如,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第七模塊第三單元Reading時,文章是一篇關于因特網使用的優點和缺點的辯論,題目為: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為了讓學生很快進入到我們的課題中來,我在開始上課時,首先用屏幕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關于使用因特網的圖片,如查找信息、購物、聊天等,然后問了一系列的問題:Is the Internet useful for us? Do you often use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use the Internet for?Are there any disadvantages of using the Internet?Can you list some disadvantages? 引出本堂課的話題: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告訴學生這是一場關于因特網使用的優缺點的辯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做一場成功的辯論需要完成哪些步驟。學生可以參考課本所給出的Reading Strategy完成導學案上的辯論要點。經過快速的閱讀,激烈的討論,各小組很快就得出答案,知道完成一場辯論的各個要素,這為后面的辯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我給出辯論題:Is it necessary to study on the Internet for us? Why or why not?通過各學習小組的討論完善,我們的辯論賽還真的有模有樣,我們的課堂氣氛也推向了高潮。可見集體的力量,學習小組的作用,改革帶來的好處。
三、習題講評課
很多同行認為,要想把一堂習題講評課上得生動精彩很難。其實,自從開始我們的學習小組活動以來,這個問題還真的就不難了。
自從創建學習小組以來,我們的習題講評課就再沒有冷場過。因為在上每一堂習題講評課之前,我已經批改了學生的作業,統計了學生在哪些題目上有疑問,所以在上課時,我會將學生有疑問的題號寫在黑板上,然后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分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完了,由學生搶答黑板上所列出的題目。這時,整個課堂就更活躍了。就連平時從來不學英語、從來不愿意講話的學生也主動站起來搶著回答問題了,因為在剛才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他們是真的被其他小組成員那活躍的學習氣氛給感染了,而且為自己小組爭得榮譽的欲望征服了往日的懶惰和羞怯。他們發現原來學習英語也不是很難,只要投入到其中去學習、去感受、去發現,學英語還是蠻有趣味性的。與此同時,各小組長看到自己的組員都在為小組出力,他們就更愿意幫助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了。
我班同學張宸,各學科成績都不夠好,英語更是很差,經常考試不及格,因此,對學習也就沒有了興趣。自從我們建立學習小組以來,在組長以及其他成員的帶動下,他每堂課都能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而且經常搶著回答問題。記得有一次,題目是讓你在四個詞組:pick up; take up; pick out; take out 中選一個,當時很多學生都選錯了,當然包括他自己。然后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組長的幫助、同學的提醒,張宸同學真得掌握了這四個詞組的用法。在接下來的搶答中,張宸同學很清晰地講出了這四個詞組的不同用法,告訴大家,根據題意,此題應該選擇pick up。結果獲得大家的一片掌聲。這時,我趁熱打鐵,表揚張宸同學學習認真,表揚組長和其他組員的熱情幫助,相信他們通過長此以往的合作探究,每個學生都能得以提高。在接下來的期末考試中,張宸同學得了80分的英語成績。他自己笑了,同學們也笑了,我當然也為他的成功而高興。現在,張宸同學的學習熱情更高了,我相信他會在今后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要歸功于我們的教學改革:3+1課堂模式。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活力,帶來生機,它讓我們的學生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它讓我們教師把教學變成一種享受,它讓我們師生成為朋友。
朋友,動起來吧!沒有改革就沒有成功。走進我們的3+1課堂模式,還等待什么呢?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