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春
摘 要: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要求教育必須變革。教育改革和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緊緊聯系時代背景,對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融合之路;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程理念的不斷傳播,教育信息化建設已成為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發展趨勢。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一、高中教學信息化的原因
高中教學為什么一定要走上信息化道路呢?高中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1.現實和時代的客觀需要以及社會的日益信息化客觀上要求高中教學必須信息化
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向學生傳遞一定的專業知識。信息化教學中,對于給定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不只是通過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也可以通過討論、合作、交流等多種途徑學習。因此,教師不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輔導,對各種學習活動進行組織、協調。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廣泛地收集各種分散的、有用的學習資源,要及時地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注意加強與學生的及時溝通以及加強和不同學校的聯系與交流。另外,學生在利用多種途徑進行自主的學習中,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還應重視對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
信息技術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變得比以前更加豐富多樣,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2.新課改新課堂教學離不開信息化
只需一張嘴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課堂已不適應新課程教育?,F代教育應該以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為核心。主要表現有:
(1)學習內容的新鮮化。多媒體教學和網絡資源是現代教師教學內容至關重要的獲取渠道,更是為最新教學資源的及時利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新穎化、多樣化、豐富化,更能使學生心理上得到需求和滿足,更加優化和豐富了教學過程和內容。
(2)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網絡資源有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就有助于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主動而不是被動地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帶著更大的興趣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反省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便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3)教學過程豐富多樣。多媒體教學真正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性格、興趣和需求的尊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實行因材施教,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要求,隨時將網絡上相關的教學資料,給需要的學生增補一定的知識,并可以運用自如。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步驟。可以說,沒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實現教育的現代化。二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育信息化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總之,信息技術給當代教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我們不應完全否定傳統課堂教學的長處,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取長補短,尋求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充分發揮課堂效率,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要求,真正實現現代化教學。
二、教育信息化還存在的不足之處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新課改理念還未深入人心。雖然新課標已經頒布幾年了,但教師和學生對新課標的接受過程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順利,甚至還處在摸索階段。
學生對新課標存在困惑,同時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和接受也還需要一定時間。雖然多數教師都認可新課標的現代性和先進性,對新課改的激情也非常高漲,但由于新課改的理念和思想與教師們以往的課堂實踐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現如今好多教師反而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手忙腳亂、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感覺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反而不如以前了。由此可見,對于信息課程標準的理解與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貫徹和落實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
三、信息化與教育變革融合之路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到來,教學和信息化融合成為時代的必然。以多媒體技術為主導的信息化教學為實現現代教學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理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何合理地使用它是我們完善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關鍵,要吸取傳統教學模式的長處,結合信息教學的先進手段,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信息化與教育變革融合之路,我們才能利用好這個教學平臺,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提高教學效率,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我希望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能盡快步入一個比較和諧、比較穩定、與時俱進,逐步完善的一個階段。
當然,要想很好地完成并最終實現信息化與教育變革之融合,任重而道遠,這條融合之路漫長而艱辛,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努力,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完成,可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奮力拼搏,最終實現信息化與教育變革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傅德榮.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內容與意義.教育技術研究,2000(4).
[2]王暉.適應知識經濟的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高等教育研究,1999(5).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