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周
摘 要:分析了初中語文作文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評價
一、問題
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學習,適應學生發展的不同需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長和人格,并強調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面對社會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語文教學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作文是中學語文作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作業評價方面存在著評價目的片面、評價范圍狹窄、手段單一主體局限等不足,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評價手段的單一化
一直以來,學生的作業都是由教師一個人來檢查打分的,并把學生的作業得分作為衡量學生作業完成好壞的唯一指標。這與多年來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是分不開的。教師會不自覺地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看待評價。作業評價的單一性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學生的創造性、真實性。
2.作業評價“傾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評價學生的作業,僅以作業而斷定學生成績的“好”與“壞”,將作業與學生其他的學習課程完全割裂開來。僅憑作業的情況就給學生“一錘定音”,使作業評價這一“平衡板”嚴重地傾斜了。作業的評價的實質應是一項綜合的評價,不是武斷的、帶有教師感情傾向的“傾斜”評價。
3.作業評價的片面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作業評價學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需求和特點,用單一的評價方式來衡量千差萬別的不同個體,片面的評價標準抑制了學生的思考和理解與表達。
4.作業評價的空洞性
傳統的教師評價使教師工作沉重,缺乏靈活性、生動性、有效性。作業評價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激發學習興趣??梢恍┙處煵粡膶W生個體出發,僅從作業本身去評價學生,這違背了“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
二、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必須改革傳統的作業評價手段。下面,以初中語文作文作業的評價為例,提出幾點對策。
1.由傳統的分數評價轉為短語評價
面對學生的作文,教師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程度的作文,要分層次給予短語性評價,針對優秀的作文,要用欣賞、贊揚的口吻評價學生的作文。一般的學生作文,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肯定,并提出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這樣,學生才會產生再度的創作熱情,寫作能力才會在不同的創作中不斷提高。
2.由傳統的教師評價轉化為多元化評價
多元化評價指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師生互評結合的一種多元評價方法。
每次布置完作文之后,每個小組選送一篇交由教師評價,其余作文交由組長評價,然后,其余由小組成員共同評析。幾輪下來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以小組為單位互換批閱。在這樣的評價方式下,學生產生了寫作興趣,提高了寫作水平。
每位學生都會有一個檔案袋。它由三部分組成的,一是作品產生過程的說明,二是系列作品,三是學生的反思作品產生的說明,是學習計劃產生和編制的文件資料記錄。通過學生的反思記錄,一方面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重要契機,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習慣。
總之,創新語文評價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陳舊的評價方式,其意義更在于創新評價能真正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
(作者單位 貴州省三都縣普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