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既受益于信息的豐富,又常常被謠言誤導。在流行中撥亂反正,需要勇氣,更需要一顆充滿好奇又相信科學的心!
流行語錄1
“讓胎寶寶聽莫扎特音樂,可以提高他的智商。”
彤彤媽媽觀點
聽說過這樣的說法,在肚子里的時候聽莫扎特能不能提高他出生以后的智商我不知道,但我覺得聽聽古典音樂也沒什么壞處吧?反正在孕期我是買了不少古典音樂的CD,讓寶寶熏陶熏陶,我也順便陶冶一下情操,挺好的。
真相
莫扎特效應指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得出的結論“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作為胎教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智商。”從此被商家大肆利用。現在,這個結論已被確認為不實。當然,這并不是說孕期聽音樂毫無益處,雖然音樂并不能直接提高孩子的智商,但音樂能夠帶給孕媽媽的愉悅感,那是更真實的胎教。(點評專家:洪蘭)
流行語錄2
“益智類電視節目可以開發寶寶的智力。”
松松媽媽觀點
我贊同這樣的說法,益智類電視節目不同于一般的節目,它們是經過創編人員研究摸索的。再說我也不太會帶孩子玩,讓他看看益智節目,得到一些知識,打發一些時間,難道不是對我們都有利的事情嗎?
真相
2歲以下的寶寶盡量不要看電視。對于2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們要慎重選擇節目。有一些商家號稱看了他們的益智節目可以增加寶寶的語言詞匯量,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對于孩子來說,你的陪伴,和他在一起用最簡單的道具做游戲,都比益智節目更益智。(點評專家:約翰·梅迪納)
流行語錄3
“古詩背得多的孩子更聰明。”
然然媽媽觀點
記憶力好應該是聰明的一項標志吧。作為中國人,我是一定要讓孩子背古詩的,傳統文化的精髓都在詩詞里,而且小時候的記憶力總歸是比長大了好。就算小的時候不能理解古詩的內涵,但是背起來很輕松,我想先讓孩子記住這些內容,長大了再理解也來得及。
真相
早期教育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究竟好不好?要看家長的目的在哪里。從研究的角度來講,任何一種類型的記憶和學習都不要太過度。聰明不止一個維度,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除了花時間在背誦上,還應該將時間分配在交往、運動等其他領域。(點評專家:周新林)
流行語錄4
“右腦開發的課程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西西媽媽觀點
曾經有教育機構給我打電話,讓我帶西西去參加右腦開發的課程,其實這種說法我也拿不準,到底右腦是干什么的?為什么一定要特意去開發它?創造力是開發出來的嗎?左腦就不管這事兒了?
真相
有關開發右腦、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首先,并不能說右腦是創造腦,左腦不是,因為創造性活動是左右腦共同完成的。第二,如果過度訓練某一種腦機能(比如發散思維能力),將會給其他的腦適應性功能(比如額葉的高級整合功能)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有研究提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腦功能組織方式,可能與其他的腦認知能力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過度訓練是否會打破人腦原有的均衡合理的認知和適應能力,尚有待研究。對一個人的長遠來說,有效的生活的確需要創造性的成分,但更需要良好的自我控制、規劃、適應、調整。(點評專家:羅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