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清

英國兒童十大宣言
1. 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 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4. 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 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 不與陌生人說話。
7. 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8. 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 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 壞人可以騙。
這段網上流傳甚廣的英國兒童十大宣言,讓家長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在如今,教育理念層出不窮,而最根本的教育還是應該著眼于孩子的生命安全。兒童權利這個話題看似很遠,但其實,隨著《兒童權利公約》的日益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宣傳,兒童權利,是我們每一位成年人都應該重視的內容,也是我們送給孩子們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救助兒童會
救助兒童會是全球領先的、獨立的兒童慈善組織,目前在約120個國家開展工作。1919年英國救助兒童會由埃格蘭泰恩·杰布女士創立,當時的初衷是為了救助在一戰期間流離失所的受難兒童,1923年,杰布女士起草了《兒童權利憲章》。她認為,雖然對成人來說,兒童顯得很弱勢,但兒童作為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的權利。這個具有歷史開創意義的文件后來成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基礎。救助兒童會從1919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兒童權利公約》作為所有工作的準繩。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救助兒童會開始在中國大陸開展項目,目前已發展成為在中國工作的最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之一。
當今兒童的權利
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非常大。比如兒童的保護權,拿體罰兒童為例,可能在農村地區發生得會更多一些。不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兒童的發展權、參與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個常見的現象是,成人疲于生計,忽視了孩子,或者可能不太了解孩子的心聲,親子溝通成為很大的問題。此外,離異家庭的增多、留守兒童的無奈等,都是當今實現兒童權利面臨的難題。
如何提高人們對兒童權利的認識
救助兒童會與各級政府部門、社區、公民社會組織以及企業緊密合作,通過直接實施項目、開展培訓、研究、宣傳和倡導等多種方式,改善和提高兒童在各方面的狀況。救助兒童會還與學校、社區開展合作,通過在社區和學校里建立家長委員會和兒童保護機制等措施具體解決兒童面對的問題。此外,媒體也在大力宣傳,讓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了解和重視兒童權利。
送給孩子們的六一祝福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更希望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此,呼吁成人能更加
重視兒童的生存成長空間,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環境。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父母必讀》提出倡議,并收到各界人士為孩子及家庭寫來的
祝福語,祝福孩子們兒童節快樂!
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
尊重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既是教育者不可逾越的底線,也是兒童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保障。
蔣佩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總面試官、國際商務禮儀和兒童禮儀首席培訓專家)
美好的婚姻關系而不是親子關系,才是家庭的主要關系。孩子需要成長在一個父母相愛的環境里來培養安全感,父母的快樂需要被配偶而不是孩子來滿足,孩子無法為父母的快樂而承擔責任。美好的婚姻是家長能夠給予孩子一個幸福未來的最好的禮物,比名校文憑或事業的成就要重要。
尹建麗(兒童教育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
一直以來, 人們習慣在教育中談“規矩”,我認為當下我們更應該談“自由”。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在今天的教育中,“自由”是送給孩子的無價之寶,也是家長和教師能否有分寸地表達關愛,有質量地去教育孩子的一塊試金石。
段冬梅(《父母必讀》雜志執行主編)
讓一個快樂的、自由成長的童年真的來過,是所有為人父母者能送給孩子的,最美好的禮物。
畢雅(Pia MacRae)(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首席代表)
我第一次聽說“兒童權利”時,覺得這個詞語很抽象?!皟和瘷嗬辈⒉皇俏夷苊?、看到或是聞到的具體的東西,至于如何衡量和改進則更不容易。實際上,“兒童權利”并不復雜,簡而言之,兒童權利是指每一個兒童,不論出生在哪里,父母是誰,都應該獲得水和食物、居住的地方、衛生服務、教育,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的保護。另外,尊重“兒童權利”還意味著尊重每一個兒童,教他們善于傾聽,同時也傾聽他們的心聲。自從我來到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工作,我看到中國的父母和兒童養育人深刻地認識到“兒童權利”的理念,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快樂地成長,這也許是慶祝六一兒童節的最好的禮物!
阿甲(著名閱讀推廣人,紅泥巴俱樂部創始人之一)
在地球上所有的動物中,人類的童年期是最長的,這也許是人類之所以成為最高等動物的秘密之一吧。孩子們,愿你們的童年期不要被打折扣!六一快樂!非六一也快樂!
張冰濤(救助兒童會教育項目高級官員)
尊重孩子,在孩子的需要之下,為他們營造好的成長環境,讓兒童身心健康地發展。
廖暢宇(救助兒童會高級政策研究員)
家長們應該更加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除了物質以外,花時間跟他們講話。希望孩子們能夠很健康,很快樂地成長,珍惜他們現在擁有的。
劉丹(清華大學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臨床督導)
女兒說,你們總讓我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學習,我都沒有時間好好玩啦!所以,我想呼吁:堅決捍衛孩子們好好玩耍的權利!
蘇珊·佩羅(澳大利亞的資深幼兒教師)
孩子需要時間成為孩子,他們需要無條件的愛,他們需要健康的食物,他們需要玩耍、吃和睡,他們需要節奏和慣例,他們需要去“做”去接觸去感覺,主動地參與到這個真實的世界中來,他們需要與真正的人和真正的大自然的互動。
張亞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高級項目官員)
今年六一,不妨考慮送孩子一個“非物質”的特別禮物。
一份尊重:讓孩子自由決定這一天怎么過,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讓他自己做主,充分享受童年的特權。
一種體驗:讓孩子在這一天做一下一直想做而沒有機會做的事。也許這件事看似幼稚荒唐,也許是微不足道的,自主的喜悅會讓他難以忘懷。
一個兌現:如果你對孩子還有什么允諾沒有兌現,那就在這天讓孩子體會“我爸我媽說話算數”的自豪吧!
另外,一個承諾、一份信任、一段陪伴都會讓孩子收獲一份愛的自信。
吳穎(《父母必讀》雜志家庭版主任編輯)
信任孩子,信任生命自然成長的強大力量,多關注,少干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權力。這也不僅是兒童節禮物,更是給他一生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