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長大的過程中開始慢慢接受生活提出的各種條件。但是對孩子的愛,不能條件化!”
你對孩子的愛有條件嗎?相信這問題會讓每位媽媽搖頭。但是,當你因為他乖乖聽話而親吻他,因為他得到老師的表揚而擁抱他,因為他的出眾表現而送給他禮物時,當心!愛,也許會被條件化。
過年的時候,一個很好的朋友來家里做客。她掏出一份禮物,對我的女兒說:“毛毛,阿姨聽說你今年表現很好,學習有進步,還去倫敦參加了奧運會的演出,特地給你帶來一份你喜歡的禮物!如果你明年有更大的進步,阿姨會給你買更好的禮物!”我一步跨到朋友面前,擋住她說:“如果毛毛學習不好,沒有參加奧運演出呢?”朋友愣了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姿勢,對毛毛說:“寶貝兒,阿姨一直非常喜歡你。過年給你買了禮物,你看看是不是喜歡。”等毛毛開心地看了禮物之后,她又說:“聽說你學習有進步,還去奧運會參加演出,阿姨為你感到驕傲!”
此時,我才緩緩地吐出一口氣。從我懷孕、生產到養育孩子,整個過程,我的這位朋友都密切關注和悉心關懷著我。對我的女兒,也像對自己孩子一樣關愛有加、呵護備至。我知道,她是真心誠意地喜歡著毛毛。但是,當她說是因為學習好、出國演出了才給孩子禮物的時候,我真擔心她在把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演變成“有條件的愛”。那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致青春”中愛的條件
最近熱播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青春無敵的鄭微愛上了窮小子陳孝正。一開始陳孝正拒絕這段感情,因為他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學習上。架不住鄭微這個他人生中遇到的“異數”一通“狂轟濫炸”后,校園里多了一對甜蜜的戀人。時光荏苒,面對畢業出國的機會,陳孝正選擇放棄這段感情。當鄭微滿懷痛楚地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的時候,陳孝正淚水橫流地吼道:“我習慣了貧賤,但是我沒有辦法讓我喜歡的女孩子忍受貧賤。”因為家庭條件不好,陳孝正不允許自己戀愛。他認為的愛,需要金錢,需要地位,需要有自我價值作為前提。這種有條件的愛,不僅深深地傷害了鄭微,同時也深深地傷害著他自己。多年之后,他雖然事業成功,飛黃騰達,心靈卻早已遠離幸福,郁郁寡歡。因為在他心中,愛,不僅永遠是有條件的,而且,條件還總是很高。這源于他早年單親母親嚴苛的管教。嚴厲的母親,通常能培養出學習優異、事業有成的孩子,但也同時會讓孩子習得一種理念:做得好,才會贏得別人的愛!反過來,做得不好,就沒有資格愛和得到愛!
我愛你,因為你就是那個孩子
每一對父母,從來都不是因為孩子聰明、漂亮、做事做得好才決定要孕育孩子的。當我們動念頭要孩子的時候,僅僅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孩子!每一個嬰兒在出生的時候,都脆弱、無能,除了哭鬧,沒有任何本領,甚至有的孩子,連吸吮母乳都不會,更不會許諾父母要用什么來回報養育之恩。但是我們都愛著他,愛他的脆弱、無能。這種愛,是全然無條件的。這種愛,僅僅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其實,人類的繁衍,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無條件的愛才延續了下來。
回想起我剛剛結婚時,為了讀書,有兩次都放棄了要孩子的機會。博士畢業后,開始好好安家,調養身體,準備迎接寶寶。懷孕后我經常坐公交車去體檢,在和暖的冬日午后,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憧憬著未來。寶貝出生后,每日忙碌,疲憊不堪,卻在夜深人靜時,長久地凝視著女兒熟睡的臉,沉浸在幸福里。所有這一切,全部都不是因為孩子做了什么,只是因為我想要個孩子,而她就是那個孩子,是上天賜給我的珍貴禮物。
我愛你,這和你怎樣無關
人長大的過程中,開始慢慢接受生活提出的各種條件。比如,洗干凈手才能吃飯,玩具收拾好才能得到小紅花,付錢了才能買到冰激凌,學習成績好才能出國度假……一不小心,愛,被條件化了。
3歲的時候,毛毛打碎了我心愛的骨瓷杯子。我臉色很難看,讓毛毛后退,免得被碎片扎傷。等我收拾完,毛毛怯怯地走到我面前,問我:“媽媽,你不愛我了吧?”我放下拖把,蹲下身,看著她清澈而又有些迷茫的眼睛,把女兒摟在懷里,輕輕地在她耳邊說:“小女兒,我愛你!我不高興,是因為心疼我的杯子。我也不喜歡你做事情不小心。可是,我永遠愛你。可能我不喜歡你做的一些事情,但是我愛你,不管你什么樣子我都愛你!”我永遠感激我可愛的女兒,在那電光火石的瞬間,清清楚楚、認認真真地問出了那個人世間最難的問題:“你不愛我了嗎?”這個問題轟然擊中了我,讓我從此警惕,不要條件化了對孩子的愛;讓我在后來的歲月里,日日灌溉這份無條件的愛。每天晚上,女兒上床后,我都會親吻她的臉,幫她關上燈,并在黑暗降臨的剎那,輕輕地對她說:“我永遠愛你!”女兒7歲的一天,因為她太磨蹭而睡覺晚的問題,我倆爭吵了半天。她氣呼呼地關燈上床后,我摸黑走到她身邊,親吻她并一如既往地說:“我愛你!”黑暗中傳來她遲疑的聲音:“你不是剛跟我吵完架嗎?!”我不禁笑起來,得意地說:“我就是愛你,不管你怎樣我都愛你!這和我們吵架沒關系。”
經常,女兒在做了漂亮的手工,或者幫我干了家務活后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有何反應時,我會笑著說:“毛毛,你做得真好!不過,假如你做得不好,我也一樣愛你!”在內心里,我常常對自己,也對女兒說:“寶貝兒,無須任何條件,我將永遠愛你。因為,愛就是愛!”
無條件積極關注
無條件積極關注,是自我發展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種沒有價值條件的積極關注體驗。即使自我行為不夠理想時,仍能覺得自己受到父母或者他人的真正尊重、理解和關懷。
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Carl Rogers)提出的重要概念。他認為,為了形成健康人格,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無條件的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