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盈盈
摘 要: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也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新課標對識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年級識讀樂譜的要求,并要求學生要有識譜、唱譜的能力。歌譜、樂譜是記錄的符號,學習歌曲不懂這些符號,猶如讀書不識字一般。很多學生存在識譜障礙,如何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關系著學生能否打下良好的音樂基礎。
關鍵詞:識譜能力;識譜教學;教學活動
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重要手段。《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指出: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進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教學活動。
學生的技能技巧的學習過程應始終貫穿著學生的情感參與,只有這樣,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審美價值,成為審美教育。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存在識譜障礙,如何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這是我們音樂教研組本學期的一個重要的課題,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在研究和實踐著一些有效的方法,在小學識譜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究與嘗試。下面筆者結合日常教學體會,簡單談一下自己淺顯的看法,供大家甄別。
一、設置情境,有效開展識譜教學
小學生對音樂語言處于感知的初級階段,對比較抽象的樂譜難以接受。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根據所教的內容,努力營造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等特點的情境,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快速地掌握樂譜。如低年級初步識譜時,可以讓學生尋找一些來自于生活中的七個小音符聲音,例如do像敲門聲、re(哎)像招呼聲,mi像小貓的叫聲等等。
通過設置更有趣的情境,可以在各個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有的放矢地整合內容開展識譜教學,還可有效地運用樂譜開展各種音樂體驗活動。
二、快樂游戲,有效推進識譜教學
正如我國教育家陳鶴琴所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是做游戲。為了幫助學生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教師可以將音樂教學內容和游戲緊密結合安排教學,做到化難為易,分散難點,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我在進行聽辨單音的練習方面,設計“跳繩”游戲:在音樂教室的地板上畫上五線譜,并在五線譜的下方貼一個下加一線,在五線譜的前方加上一個高音譜號,游戲開始前分組讓小朋友在五線譜上從下往上和從上往下跳一跳,唱一唱(老師在琴上彈出這個音,幫助學生唱準它,它們分別是1(do)、2(re)、3(mi)、4(fa)、5(sol)、6(la)、7(si)、1(do)各音)。兩人一組進行游戲,聽到一個小朋友唱出音名時,另一個小朋友就要快速跳到五線譜所對應的位置上;還可以邊跳邊做柯達伊手勢模唱。慢慢過渡到老師彈琴,讓學生聽出單音,迅速跳到五線譜上。接下來老師彈奏或長或短的音符,學生“跳”“唱”。通過讓學生的肢體參與到五線譜,在跳動過程中,充分體驗音高排列順序和節奏的變化。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學生的視唱能力和聽音能力不斷提高。此外,為了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的音符,還可利用“唱名填空法”“卡片組音游戲”等方法。
小孩子好玩、好動、好奇、好勝,游戲教學法使他們學得快樂,學得輕松。在充滿趣味的游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學生掌握了知識、提高了技能。既沒有接受知識與技能時的強迫,也沒有那種不感興趣卻又不得不去做的消極與無奈,他們有的只是全身心地去投入、去感悟、去體驗,可謂“事半功倍”!
三、多重感官,有效強化識譜教學
多感官的聯動是識譜的心理基礎,更是識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
1.聽音樂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聽覺的作用。由于這種特征,就決定了在音樂教育中發展聽覺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學生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知能力(音高感、節奏感、旋律感等等)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因此,學譜的基礎也應該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
2.看音樂
據科學研究,在學生獲得信息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視覺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這就說明,視覺和聽覺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的作用最大。小學階段的孩子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所以,一個具體的形象更能讓他們接受。
3.比劃音樂
柯達伊手勢通過利用視覺手段,用手勢在空間表示的運動方向和位置,幫助學生感受和分辨音的高低、強弱,讓抽象的音高概念具備了一定的形象特征。教師在音樂教學環節中,還可用手勢的“暗示”(細微的降低或升高)來幫助學生唱準音高。根據學生好動的年齡特點,利用柯達伊手勢,幫助他們進行音階練習和音高訓練,培養音準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識譜教學效果。在三年級時就應該逐步引進柯達伊手勢。平時我在課堂上經常讓學生一邊唱音階一邊比劃手勢,有時還會穿插“一個人比劃一個人唱”的游戲,或者加快比劃手勢的速度等方法,盡量讓學生有興趣地練習。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識譜教學已經呈現出了與各種音樂學習活動、藝術實踐活動和表現、創造音樂活動相融合的新面貌,但要發揮出識譜教學的功效,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在識譜教學的漫漫長路上,需要我們教師長期不斷地探索與追求。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博愛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