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軼群
摘 要:出錯是孩子們最樸實的思想。正因為出錯,才需要教師來點撥、引導和解惑,才會有學生們的研究、創新和超越。作為教師,面對這么寶貴的財富,我們對待錯誤不能像對待“敵人”一樣,要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寬容錯誤,善待錯誤,巧用錯誤,捕捉錯誤中的亮點,讓錯誤生成美麗的花朵。
關鍵詞:寬容錯誤;善用錯誤;巧用錯誤
正因為學生有著不同的知識背景、情感體驗和各自不同的表達方式,所以每一位學生的思維水平都會參差不齊,課堂成了學生們容易出錯的地方,出錯是孩子們最樸實的思想。正因為出錯,才需要教師來點撥、引導和解惑,才會有學生們的研究、創新和超越。作為教師,面對這么寶貴的財富,我們對待錯誤可不能像對待“敵人”一樣,要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寬容學生的錯誤,捕捉錯誤中的亮點,讓錯誤生成美麗的花朵。
一、寬容錯誤,精彩學生
犯錯是孩子們的天性,正如“失敗是成功之母”。面對學生犯錯時,教師應學會微笑,保持一種不急不躁的心態,練成溫文爾雅的氣質。教師還應學會耐心地傾聽,悅納學生的錯誤,呵護他們、激勵他們,只有心平氣和地教誨學生,學生才會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師生間才會有認識上的溝通、心靈間的對話,才會出現春風化雨般的教育畫卷。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二、善用錯誤,精彩思維
英國心理學家貝恩布里奇說:錯誤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可原諒的。”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順應”他們的認知,摸清其錯誤源頭,創設情趣性的教學情境,然后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案例】有一回,進行字詞聽寫,班上有不少學生誤將“霓虹燈”的“虹”字寫成“紅”。思來想去,正因為教學時我沒有突出強調字形,學生難免會出錯。學生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怎樣糾正學生的錯誤記憶引起了我的重視。
在下一節語文課上,我故弄玄虛地說:“同學們,老師吃驚地發現咱們班有不少同學患了色盲。”頓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滿臉疑惑地望著老師。接著,我清了清嗓子說:“因為昨天老師改作業時發現一些同學分不清赤、橙、紅、綠等顏色,認為霓虹燈都是紅色的。隨即,我用紅粉筆將“紅”字端端正正地寫上在黑板。這時,學生恍然大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霓虹燈的顏色十分豐富,我見過紅、黃、紫、藍等顏色,所以‘虹不能寫成‘紅字。”有的說:“節日的大街上霓虹燈放出的光像雨后的彩虹一樣美麗,顏色很多,霓虹燈的名字由此而來,所以‘虹不能寫成‘紅。”……令我欣喜的是,此后學生再也沒有寫錯“虹”字了。
這次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生字的教學要趣味化。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調動學生生活積累進行大膽創造,巧妙地創設學習情境來識字。這樣,學生的錯誤也會成為一道美麗的“虹”。
三、巧用錯誤,精彩碰撞
教師應善于恰當設置一些“陷阱”讓學生走進“陷阱”又從“陷阱”里走出來,尋找新的答案,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處設陷,促進思維。曾記得一句名言:“思維以疑問和驚奇開始。”教師可根據學生心理巧設陷阱,及時抓住這個契機,先讓學生自主思考,掉入陷阱,而后教師適時引導,將討論引向深入,讓他們通過觀察、比較、思考、討論等途徑積極引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自由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此引發學生思維。
【案例】在執教《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教師可設計如下兩問:
(1)白骨精抓到唐僧后,請母親來吃唐僧肉,你欣賞她嗎?
(2)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白骨精毫不氣餒,一心想吃唐僧,你佩服她嗎?
教師設置“陷阱”后,班級中絕大多數學生對白骨精的這種“孝心”和“恒心”表示欣賞與佩服。這時,再結合課文,師生共同討論。學生很快便發現了問題:這里的白骨精能叫有“孝心”和“恒心”嗎?白骨精從頭到尾施著陰謀詭計,目的只有一個,吃到唐僧肉。如果這叫有“孝心”和“恒心”,那么我們該如何對孩子講“誠信”,講“善良”,又讓孩子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陰謀詭計”呢?
教師及時地正面誘導,引領學生變換角度去探求新知。于是學生自主得到:孝心與恒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生活中那些孝敬老人與有恒心的人往往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孝敬老人與有恒心應該是通過合法合情的勞動,像白骨精這樣執迷不悟、心狠手辣地殘害別人的生命來孝敬母親,這就不是我們正常人所欣賞的孝心與恒心,而是毫無人性的犯罪,是罪該萬死的。假如你是母親,難道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搶銀行、販賣毒品來孝敬自己嗎?
“錯誤”也是一種美麗,錯誤也是一種成功。課堂正是因為有了“錯誤”才變得更加精彩。我們要積極挖掘錯誤中蘊藏的寶貴教學資源,讓錯誤成為啟迪思維的催化劑,讓錯誤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亮點,讓錯誤生成美麗的花朵!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星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