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剛
摘 要:閱讀能力在語文學習中至關重要,可以說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閱讀意識,高度重視課堂閱讀教學,培養創新思維。閱讀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獨立閱讀。
關鍵詞:閱讀教學;學生主體;閱讀量
閱讀意味著你能夠與遙隔千載的先人們進行超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意味著你的心靈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一個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著你能夠體驗你今生無緣親歷的許許多多浪漫奇異、驚心動魄的生活。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如何突破這一語文教學的基石呢?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長期以來在閱讀課堂上,學生對閱讀教學沒有興趣,本來一堂生動活潑的閱讀課,卻經常會失去活力。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地確立,正如新課改要求的那樣,我們要貫徹素質教育,就要承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承認學生具有獨立的人格與個性,承認學生具有差異性。作為教師,我們怎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認為:開展好閱讀教學,就要結合學生實際,學會讀教材、備教材、備學生。從學習內容入手,關注學生興趣,研究能激起學生的情感,燃起學生思維的導入方法。我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新穎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例如,我在教學《我愛故鄉的楊梅》一課時,針對我們生活區域沒見過楊梅,學生對楊梅陌生這一狀況,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老師和大家也相處很長時間了,但是我肯定一點,我和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相信嗎?同學們,你們愛吃水果嗎?學生都說愛吃,我也很愛吃水果,這不是共同點嗎?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一種水果——楊梅。同時我出示實物水果——楊梅,然后板書。這時,學生有了興趣,調動了學生想認識楊梅的積極性,學生學習主動,這堂課一直都被學生的好奇心所引導,教學效果很好。從學習閱讀課文的難點入手,關注學生學會質疑解疑、突破難點的學習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把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盡情地去讀、去感知、去體驗、去理解、去說,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得到了培養,教師再適當地點撥,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入手,關注學生的發展,研究有效的訓練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登上認知的新臺階,從而體現閱讀訓練的漸進過程,這也正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二、結合高效課堂進行閱讀教學
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善于誘導,語言幽默風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因學習緊張引起的心理壓力,而且還能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說話應該盡量做到清晰,具有親和力。體現一個“趣”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愿意學,樂此不疲。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用鼓勵性語言,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教師尊重學生的看法,容納不同的見解,學會與學生之間平等相處,不要以權威自居。要自覺改進教法、學法,按照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的內容與目標,選擇能引發學生思維或情感的方法,真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高效課堂的實施,教師經常運用到分組討論的學習方法。如何讓課堂閱讀有效?課前,教師應該給每組指定中心發言人,要求學生人人參與。在學生討論時,教師一定要走下講臺,傾聽學生的發言,了解學生的討論狀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展,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將自己的心理調整到符合兒童特點、符合教學內容需要的狀態,將激情和微笑、趣味和愛心帶進課堂。這樣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重視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
閱讀教學應該重視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讀文本,班上有一些學生,語文成績并不是很好,上課時反映也并不活躍,但在學習思考的過程中偶爾也會閃爍智慧的火花,有時我就會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亮點,打開思維之門,激活思維潛能。
四、更加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開啟知識的大門,讀書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能擴大知識面。閱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要重視課外閱讀。教師可以推薦各種適合本班學生閱讀的書籍,可以自己先閱讀一些,然后在班級中作簡單介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讀書,讓學生盡情地遨游在書的海洋里,可以利用課間活動,相互之間討論書中的情節,交流讀書的心得感受,還可以和教師來切磋切磋。當大部分學生已經完成一半的時候,教師可以抽時間進行全班交流,大家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熱情。整本書讀完以后,建議學生寫讀后感,再來交流。此外,還要多寫隨筆。中學生活多姿多彩,只要留心觀察生活,細心思考生活,就會發現很多題材可寫。日積月累,讓學生養成了觀察大自然和社會人生的習慣,同時也豐富學生的閱歷,為日后寫作內容更充實、思想更深刻、語言表達更有文采打下基礎。另外對于學生的隨筆,都要進行認真的批改,并寫上一些感想、鼓勵性的話語,以此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要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地學習,變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學以致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他們終身受益。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葛家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