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絨 劉順勞
近幾年,陜西省大力支持發展蘋果產業,新建園是發展現代果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苗干套袋保水防寒技術措施也成為建園工作中一項新優技術被推廣應用,筆者經過近幾年的推廣,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1 苗干套袋原理需全面掌握
蘋果建園苗干套塑膜袋是新建果園的一項新技術,該措施使整個蘋果苗干置于塑料膜袋內,避免直接受風吹、日曬、低溫等不良氣候的影響,從而使苗干減少蒸騰作用而保存了自身的水分。同時由于袋內有露水,苗干一直處于濕潤狀態。套袋使袋內溫度高于袋外,袋內環境形成了“溫室小氣候”環境,極有利于苗木提前發芽,生長期延長,生長量增加,但套袋保濕作用遠遠大于防寒作用。
2 苗干套袋技術應正確應用
2.1 選擇質量好的塑膜袋
塑膜袋質量是套袋的基礎條件,塑膜袋材質應為PE薄膜,外觀白色光亮透明、撕裂性能好,透光率高。厚度不低于0.04毫米,寬5厘米,長度不少于120厘米,一端封口要嚴。2012年秋建園,千陽縣使用了一少部分袋子薄、韌性差的塑膜袋,遇大風破損,沒有起到保濕防寒作用,成活率僅為15%~40%,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2.2 秋季建園套袋有風險
北方地區冬季干旱寒冷,秋季建園套防寒袋有風險。一是冬季最低溫度很難預料,塑膜帶防寒保溫效果有限。二是目前栽植的砧木以M26為主,該砧木抗寒性差。三是目前苗干粗度、木質化程度、芽子的飽滿度不是很好。據我們調查,2012年秋季栽植的矮化自根砧優質大苗套塑膜袋防寒發芽率93%。而栽植的其他相同質量的苗木,套塑膜袋防寒發芽率82%,埋土防寒發芽率98%,埋土防寒高出套塑膜袋16百分點。實踐表明北方地區,秋季建園苗木埋土防寒為好,春季刨土后再套袋保濕,確保建園成活率。
2.3 正確掌握苗干套袋技術
一是套袋時間要早。春季不論栽樹遲早,都要做到隨栽隨套。特別是春季大規模建園,春季的多風、日曬、低溫使苗干失水快,水分是影響苗子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栽后及時苗干套袋,減少苗干水分的蒸發。二是套袋方法要正確。苗木定干后沿開口端套下,上端要留大于5厘米以上的空間,以免頂芽萌發生長受阻,基部用土壓緊封嚴。套袋時要小心,不能劃破袋子。如果造成袋子破損,需采取重新換袋等措施確保袋內水分不散失。三是除袋要分批分次。關中地區一般在4月20日左右,當芽子長到2~3厘米時,先剪開袋子上端或袋子下端提離地面10厘米,通風3~5天后,選用陰天或下午除袋,以免燒傷幼葉,未萌發的苗子待芽子萌發后再除,不要一次除袋,以免影響苗子發芽率和不可預料的燒傷幼葉。2012年我們最遲的一批除袋在4月28日結束。
3 苗干套袋技術效果很好
由于套袋苗有“溫室效應”,根據我們2008、2012、2013三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套袋苗在發芽時間、萌芽率、成活率、生長量都比未套袋效果好,對園容園貌和幼樹規范整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1 發芽早
這幾年,栽樹采用隨栽隨定干隨套袋的方法,春季栽樹一般在栽植后10~15天發芽,比未套袋提前5~7天。2008年3月10日栽樹套袋,26日發芽,2012年4月1日栽樹、3日套袋,15日發芽,2013年3月23日栽樹、23日套袋,4月3日發芽。
3.2 萌芽率高
相同質量的苗木,在同一管理水平下,套袋樹平均每株樹發芽13.4個,高的發芽率保證了當年足夠的枝量,既減少了刻芽的管理環節和因刻芽削弱頂端優勢的副作用,又能增加當年生長量并分散主枝的生長勢,保持中央領導干的絕對優勢。未套袋樹平均每株樹發芽7.5個,距地面40厘米左右處基本不發芽,難以保證當年足夠的枝量。
3.3 成活率高
根據3年的調查成活率分別為 95.2%、96.6%、97%,平均與相同質量的未套袋苗木相比高出15.1%左右。調查時間分別為4月1日、4月20日、4月7日。
3.4 生長量大
由于萌芽率高,當年的生長量也大。2008年8月上旬對新栽幼樹枝量及生長量進行調查。套袋樹平均單株總枝量10個,平均單株總生長量650厘米,平均枝長65厘米,未套袋樹平均單株總枝量6個,平均單株總生長量540厘米。平均單枝長度90厘米。
(作者聯系電話:1389247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