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輝 陳卓
摘 要:在船舶貨運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為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增加可運貨物的種類,船東擬讓部分干貨船增加裝運散貨功能,申請BC-C的散貨船協調標志。
關鍵詞:干貨船;散貨;BC-C
中圖分類號:U662.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在船舶貨運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為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增加可運貨物的種類,某航運公司所有的干貨船擬裝運部分散貨,申請BC-C的散貨船協調標志。本文就干貨船增加裝運散貨功能,獲得BC-C的散貨船協調標志的設計過程作一概述。
2 船舶狀況
該航運公司所有的干貨船為:雙層底,單舷側,貨艙區域設第二甲板,全船設一連續主甲板的鋼質船。
根據該船的裝載手冊有關裝載工況內容,該船有:Homogenous cargo-0.6771 t/m3(departure & arrival)和Ore cargo-1.9933 t/m3(departure & arrival)這4個裝載工況。其中Homogenous cargo-0.6771 t/m3(departure & arrival)工況為滿艙裝載狀態;Ore cargo-1.9933 t/m3(departure & arrival)工況為部分裝載狀態。
3 設計思路和《裝載手冊編寫指南》要求
根據該船的布置和裝載情況,經和CCS驗船師溝通,決定依照CCS《裝載手冊編寫指南》(2003)有關強度方面的要求編制裝載小冊子,作為對原有裝載手冊內容的補充。這樣既未改變原有裝載手冊的相關內容,又按照公約、法規的最新要求,對裝載手冊內容進行補充,使得該船可以增加裝運散貨功能,獲得BC-C的散貨船協調標志。
3.1 船舶總縱強度對散貨船的附加要求
對于1998年7月1日及以后簽訂建造合同,船長為150m及以上擬裝運固體散貨的單舷側散貨船,應按以下要求提供典型的裝載順序表:
(1)對于上述規定的散貨船應編制典型的裝/卸貨順序表。其目的在于控制裝/卸貨時的靜水彎矩和靜水剪力不大于許用值,同時還應考慮對局部強度的要求,即艙口蓋、甲板和雙層底所承受的載荷不大于規范要求值;
(2)裝/卸貨順序表應經CCS批準;
(3)裝/卸貨順序表應包括如下內容:
① 從船舶處于壓載工況開始裝貨直至出港時的非均勻裝載滿載工況;
② 從船舶處于非均勻裝載滿載工況開始卸貨直至出港時的壓載工況;
③ 從船舶處于壓載工況開始裝貨直至出港時的均勻裝載滿載工況;
④ 從船舶處于均勻裝載的滿載工況開始卸貨直至出港時的壓載工況。
編制裝載順序表注意事項:
(1)裝載順序所選用的工況與裝載手冊中裝運固體散裝貨物的典型工況相對應;
(2)裝/卸貨順序編制不能取代船長在裝卸方面的經驗,船長可根據本船所裝貨物特性、裝/卸載速率、壓載或排壓載速率以及船舶吃水、船體梁總縱強度重新編制;
(3)編制裝/卸載順序時,應充分利用船上的裝載儀,以確保:
① 沿船長的靜水彎矩和剪力應在港許用值內;
② 每一貨艙的貨物重量應在相應吃水的在港許用值內;
③ 不得超過內底載荷極限和其他相應于許用的局部裝載;
④ 最終出港工況下,沿船長的靜水彎矩和靜水剪力應在航行的許用值內。
(4)貨艙的裝載順序一般是先中部,然后尾部、首部、貨艙交替進行,從而保證船體梁的總縱強度,且不會產生較大的縱傾;
(5)壓載水艙的排放順序,基本上與裝貨一致,即哪個艙裝貨,就排放鄰近的壓載艙的壓載水。貨物裝載過程中,應注意壓載/卸壓載速率及能力以保證壓載水操作與貨物操作相適應。
3.2 船舶總縱強度對授予協調標志散貨船的附加要求
對于2003年7月1日及以后簽訂建造合同,船長為150 m及以上,擬取得BC-C協調標志的散貨船,必須按下列相應的協調標志所指定的設計工況進行總縱強度校核:最大吃水時的均勻裝載工況,所有貨艙貨物密度相同,100%裝滿至艙口,所有壓載艙為空艙。
3.3 船舶局部強度對授予協調標志散貨船的附加要求
對于2003年7月1日及以后簽訂建造合同,船長為150 m及以上擬取得BC-C協調標志的散貨船、礦砂船和混裝船,應按以下要求在裝載手冊中加以說明,并進行計算和繪制曲線:
(1)應說明滿載吃水時空的貨艙或貨艙組,如果在滿載吃水時不允許空艙,則應有明確說明;
(2)應包括甲板和艙口蓋的最大許用載荷,如果船舶未批準在甲板和艙口蓋上載貨,則應予以明確說明;
(3)應給出每一個貨艙內最大及最小許用載貨量與該貨艙中部位置吃水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1、圖2所示;
4 結束語
本船按以上設計思路,獲得了BC-C的散貨船協調標志,可以裝運部分散貨,為船東提高了船舶的使用效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中國船級社.裝載手冊編寫指南(2003)[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 中國船級社.現有散貨船裝載手冊補充內容的編制、審批及有關技術要求.CCS通函[R],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