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琴
近年來,為了擴內需、穩增長,政府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改善民生等方面安排了大量的建設項目。在投資審計項目多、任務重、工作量大、審計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審計監督,又有效防范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風險,成為審計機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局就此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實踐和探索,積極發揮公共財政衛士作用。
一、政府投資審計取得的主要成效
1.維護建設領域經濟秩序。近三年共完成投資審計項目167個,其中:跟蹤審計項目9個,工程竣工結算審計158個。查出工程管理不善造成損失浪費1 134.67萬元,揭露投資與建設領域體制和內控制度不健全、未按規定招投標、違規轉包分包工程、合同履行不到位、擠占建設成本、工程質量控制不嚴、監理不到位等違規和管理不規范問題5.11億元。對發現的問題,以法律為準繩,實事求是地進行了處理,有力地維護了建設領域經濟秩序。
2.規范中介機構評審行為。一是通過對財政已審核的300萬元以上政府投資項目全部進行審計,3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項目每年按5%的面進行抽審,有力地加強了對中介機構評審行為的監督;二是促進財政部門制定了《宜春市中介機構參與市級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管理與考核計費辦法》,財政部門2012年對2家考核不達標的中介機構進行了處理,取消其參與政府投資項目評審的資格。
3.促進加強建設領域管理。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有力地促進了相關各方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建設領域管理。一是促進政府加強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根據審計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2009年以來,市政府先后印發了《宜春市建設工程項目招標中標后監督管理辦法》、《關于實行工程建設領域領導干部行政問責的暫行規定》、《宜春市中心城區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BT方式建設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市本級政府投(融)資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的意見》;二是促進相關部門加強了對建設領域經濟活動的監管。如市城鄉建設局2009年先后制定并以政府名義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投標活動的若干規定》、《宜春市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和從業人員暫行管理辦法》;三是促進建設單位加強了項目管理。如宜陽新區管委會2010年制定了《宜陽新區拆遷安置房建設管理實施細則》,加強對該區拆遷安置房的項目管理。
二、政府投資審計的主要做法
(一)在依法履職中促進把好“三審”關。
首先,促進建設單位把好工程初審關。審計機關通過跟蹤審計,及時向政府報告審計發現的普遍性、典型性問題,推動政府出臺了有關規定,明確:在工程竣工之前,工程款支付不得超過合同價款的70%;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變更造成工程總造價增加2%以上(含2%)或5萬元以上(含5萬元)的,建設單位應與施工單位簽訂補充合同,并報財政部門備案;隱蔽工程簽證的造價增加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的,應事前報告財政和審計部門,財政和審計部門應到現場進行查看,事前未報告財政和審計部門、財政和審計部門未到現場進行查看的,不得作為結算依據。
其次,促進財政部門把好工程評審關。財政評審中心負責組織實施和聘請有相關資質的中介機構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評審。審計結果對財政評審質量形成倒逼機制,評審中心以審計結果作為評價評審質量的標準,在對中介機構進行質量考核和計費時,也明確以審計結果作為依據,對得分在60分以下的項目不計付咨詢費,得分在60~85分的按比例計付咨詢費,得分在85分以上的全額付費;對考核不合格的中介機構,終止其參與市級財政投資評審資格,有力地促進了財政部門把好評審關。
最后,依法履職把好工程審計關。對報送我局終審項目,我局堅持兩個不審,即:業主單位沒有提供雙方認可的結算資料的不審;財政評審沒有確定結果的不審。在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審計時,始終堅持依法審計、客觀公正的原則,對送審項目進行全面審計。在審計力量上,堅持以自有工程審計人員為主,對時間緊的重大投資項目盡量從系統內抽調骨干力量完成,確保審計質量。
(二)在審計方法上加大三個力度。
一是加大工程現場取證力度。在工程審計中,我局要求審計人員一定要到工程現場查看,對一些工程數據,采取現場勘測、實地丈量、工程取樣等辦法進行現場復核、現場取證?,F場取證時,審計人員、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均要現場確認測量結果。二是加大跟蹤審計力度。我局每年圍繞政府工作中心,有計劃地選擇2~3個政府重點推進和群眾關心、關注的重大投資建設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全面關注籌融資、招投標、項目管理與核算、施工進展與完成情況。審計中嚴格把握項目立項、土地審批、工程招投標、工程簽證、設計變更、概算調整等關鍵點,及時反映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從嚴格控制建設成本、加強建設資金財務管理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審計建議。對發現的問題,要求項目實施單位立即整改,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加強審計手段創新力度。積極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手段開展工程審計,揭示道路工程虛增土石方開挖工程量、虛增工程造價等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審計質量。
(三)在審計質量上實行三級復核。
我局工程審計實行三級復核制度,一級復核在工程審計人員完成項目審計后,由審計組組長對項目審計結果進行初步復核,主要復核其工程量計算式及計算結果是否完整準確、主要材料及設備的價格確定是否正確、定額的套用和工程價款計算是否正確、其他構成工程造價因素需要復核的事項等;二級復核由固投科復核人員對項目審計結果進行復核,除對一級復核中的內容再次復核外,特別是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存在爭議的部分進行審核。三級復核由局法規審理部門對項目審計結果進行復核,對審計程序是否合法,審計證據是否真實客觀、充分合法,審計定性是否準確、適用法規及審計處理是否恰當等進行復核。重大審計項目結果由局審計業務會議討論決定。
(四)在內部管理上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加強審計人員廉政教育。廉政教育逢會必講,經常打招呼,要求審計人員時刻緊繃廉潔從審這根弦;工程審計人員與科室負責人簽訂廉政責任狀;將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情況、廉潔從審情況列入年終考核內容,實行一票否決。
二是做好工程審計保密工作。審計期間,對工程審計人員從事的審計項目保密,確保審計人員能夠保持審計的獨立性,靜心從事工程審核,不受到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等外界的干擾。
三是完善風險控制制度。建立審計回避制度,凡與被審計單位或者審計項目有經濟利益關系的審計人員,均不安排參與該項目的審計;建立重大問題報告及協商制度。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一旦發現有重大問題,要及時向局領導報告,對存在爭議的問題,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溝通,充分聽取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等的意見,協商處理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三、加強政府投資審計幾點打算
在今后的政府投資審計工作中,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進一步規范投資審計管理
1.規范審計程序的管理。制定和完善固投審計操作規程等相關制度,規范審計承諾、審計取證、交換意見、審計報告等程序,增強投資審計的可審理性。
2.規范外聘人員的管理。隨著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任務量的大量增加,外聘專業人員參與審計非常必要。為確保外聘人員參與審計的質量,我們將堅持使用和管理分離,業務部門根據情況提出需要,法規部門負責資格審查和簽訂協議;加強外聘人員上崗前培訓,強化培訓審計準則、審計程序和審計紀律等規定;堅持以自有人員為主,審計組長由審計機關工作人員擔任,把好項目審計質量。
3.規范投資審計重點環節的管理。對工程建設中的隱蔽工程、材料價格確定、工程設計變更等重要環節,擬與建設局、財政局等有關單位研究出臺一個規范性文件,促進規范工程管理。
(二)進一步加強投資審計質量控制
1.加快制定政府投資審計項目審理操作辦法,結合建設項目審計操作規程,明確審理應關注的環節和重點,規范審理的程序和內容。
2.加強投資項目審理力量,補充有工程審計資質的審理人員,加強對政府投資審計項目的審核。
3.建立第三方復核的制度,每年抽取3~5個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項目,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核查。
(三)進一步加強投資審計成果轉化
1.增強成果轉化意識,提高投資審計成果質量。加大對投資審計成果綜合分析,從宏觀政策、投資體制、科學管理、投資效益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提出針對性較強的建議。
2.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聯系,推動建立審計成果運用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與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的案件線索移送機制、協查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不斷促進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健康發展;建立與相關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協會的聯動協作機制,督促其按照法定職責和權限,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處理、懲戒,并將查處結果及時書面反饋審計機關。
3.拓寬成果轉化運用渠道,增強投資審計成果運用實效。采用審計信息專報、審計要情等多種形式,不定期上報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信息,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相關參考依據。(作者單位:宜春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