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會計監督是指通過對會計資料、會計事項的計算、分析、處理,對本單位財務收支經濟活動進行業務監督。
審計監督室審計機關依法對被審單位的會計核算、財務收支等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性進行審查,實行強制性監督。
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都屬于經濟監督,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一、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聯系
1.監督的內容都是資金活動。會計監督是通過處理日常會計事物來對資金活動起反映、監督作用;審計監督是通過對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審查來達到監督目的。會計監督是審計監督的基礎,審計監督是對會計監督對象的再監督,是會計監督的發展和需要。
2.任務基本相同。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都是通過監督活動,使單位正確執行國家政策、法規、制度,維護財經法紀,保護國家、企業財產安全,提高經濟效益。
二、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區別
1.監督的目標不同。
無論是廣義的會計監督或是狹義的會計監督,其目標都是某一經濟實體內部,防范會計信息失真、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反映企業的經濟業務,客觀揭示單位現金流狀況,保障企業管理目標有效實施。具體來說會計監督內容是對財產資金、財務收支、成本費用開支的監督,保證收支合法合理,降耗增效;對收益及利潤的監督,保障利潤計劃完成;對預算資金收支監督,保證預算的正確執行;對財經政策、制度執行情況監督,防止違法亂紀行為。
審計監督是從國家利益出發,進行宏觀經濟監督,比會計監督更廣泛、深入,不僅限于一個經濟實體,也不僅是對會計記錄和會計事項的處理進行審查,對項目的確定、投資、經濟預測、計劃、目標等要進行事前審計,專項、專案要事后審計。
2.監督的主體不同。
會計監督的主體是指對會計信息實施監督活動的人員或機構。狹義的會計監督主體是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廣義的監督主體還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及其他相關利益人。因此,會計監督具有直接經濟責任關系,雖然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不完全具有強制性。
審計監督的主體是以第三者的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來進行監督。審計機構、審計人員與被審單位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經營管理關系,不受外來的影響、干涉,從這個角度看,審計監督更具有權威性,他不僅能對會計事項進行監督,而且能對其他經濟活動或相關事項進行監督。
3.職能不同。
(1)會計監督是會計基本職能之一,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監督通過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等,分析、總結經濟活動,達到合理使用資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執行預算等管理目標,所以會計監督直接參與經濟管理,又在處理會計實務的過程中進行具體監督。
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監督,對一切經濟活動的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系統、規范地審查、評價。
(2)會計雖然也有監督職能,但這種監督是一種自我監督行為,主要通過會計檢查來實現,針對會計業務活動本身;而審計既包含了檢查會計賬目又包括了對計算行為及所有的經濟活動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分析、檢驗,即含有審計稽查的意義,代表政府行使監督權,對違法亂紀的部門和工作人員提出懲處意見,維護國家利益和財經法紀。審計決定具有法律效力,要求被審單位強制執行。
(3)會計檢查只是各個單位財會部門的附帶職能,而審計是獨立于財會部分之外的專職監督檢查;會計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檢查范圍、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審計的目的在于證實財政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審計檢查會計資料實施實現審計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
4.方法程序不同。
會計監督主要是對經濟核算程序進行監督,是一種事后監督。會計監督沒有嚴格的程序和計劃,只是在日常的會計實務處理過程中進行檢查監督。會計監督由會計核算、會計分析、會計檢查三部分組成,包括記賬、算賬、報賬、用賬、查賬等內容,其中會計核算方法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方法,其目的是為了管理和決策提供必須的資料和信息。
審計監督方法包括送達審計、就地審計、聯合審計、委托審計;按范圍分又包括全面審計、部分審計、重點審計;按內容分包括財政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財經紀律審計等。審計監督具有嚴格的程序,確定審計事項、收集審計證據、對照標準評價,結果必須作出書面審計報告并立案歸檔。
5.依據不同。
會計監督的依據是《會計法》及會計準則、制度、法規、會計規范等。
審計監督的依據是《審計法》及其他相關審計法規,是根據我國憲法賦予的責任,代表政府獨立行使監督權。
三、正確處理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的關系
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都是經濟管理的工具,是經濟監督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1.在我國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審計人員要具備優秀的專業水準,要熟悉、掌握財會理論。會計方法和財務制度,才能從會計資料中發現問題,對被審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作出正確的評價,否則很難開展審計工作。
2.財會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積極配合審計人員工作,新《會計法》要求各單位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審計。
3.會計監督與審計監督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會計監督具有自律性,審計監督具有鑒證性。他們有著共同的社會責任:監督規范單位的經濟行為,整頓經濟秩序,提供信息質量。
綜上所述,會計監督是審計監督的基礎,審計監督室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它們的基本任務和監督內容是一致的,但是監督的目標、職能和監督主體不同,方法也不同,相對于會計監督而言,審計監督的理論性更加系統,要求更加嚴格,作用更加廣泛有效。
(作者單位:南昌通源實業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