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媛 關翠微
黨的十八大的召開,為歷來“詳于政事而略于文化”的檔案事業帶來了文化建設的新契機。檔案作為傳承文化的載體和傳播文明的使者,如何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功能,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
一、檔案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檔案法》明確規定: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負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圍內的檔案。這一規定充分體現了檔案館文化事業單位的自身屬性,也確立了檔案館在文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
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這無疑為檔案部門的文化建設帶來了有利機遇。
檔案作為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記錄,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歷史文化遺產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的延續和發展是文化發展連續性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檔案文化不僅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和獨特的自身優勢。近年來,我們以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導向,努力改善檔案文化設施條件,加強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檔案文化惠民深入人心,檔案文化建設成果顯著。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檔案文化建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和困難,社會的檔案文化意識觀念還比較淡薄,檔案文化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檔案部門要緊緊抓住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利機遇,切實增強檔案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檔案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二、加強檔案文化建設的策略
1.樹立文化形象,營造文化氛圍
檔案部門只有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并為社會公眾所接受,才能形成一種文化向心力。這就需要我們從軟硬件兩方面著手。
硬件是指檔案館的內外建筑。檔案館建筑是檔案館的象征,是檔案館總體形象的代表,它的建筑特色既有助于樹立檔案館的文化形象,又影響著檔案文化功能的發揮。而且一直以來,檔案部門都是矗立在政府部門的行政大院中,讓人不覺產生距離感,嚴重阻礙了檔案文化形象的建設。因此,籌建一座能夠彰顯檔案文化底蘊、功能設備齊全的檔案館勢在必行。
軟件是指樹立檔案部門的文化理念。提高檔案館的社會意識和社會的檔案意識,應堅持檔案文化建設公益性方向,推出檔案文化講堂、檔案館開放日、檔案主題展覽、城市記憶攝影、檔案文化精品賞析、檔案編研成果創作等一系列公益性檔案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檔案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活動,把富有檔案特色的文化活動項目送到基層,讓檔案文化貼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使檔案館“成為學者的資料寶庫,作家的靈感圣殿,教師學生的第二課堂,收藏愛好者的會聚場所,學術流派的論劍講壇,休閑一族的旅游勝地,乃至家庭親子教育和市民節假日的駐足福地。”
2.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文化功能
檔案館文化功能的發揮要以館藏檔案為基礎,所以館藏檔案的豐富對檔案文化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一些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源單一,與民眾的生活距離較遠,難以有效地滿足社會公眾的利用需求。我們應在保存國家機關、社會組織的檔案同時,收藏相當比例的個人檔案,以及散存在社會上乃至國外的反映社會文化、歷史風貌、重大事件及歷史人物與事件等方面的檔案材料,逐步建立起一個以國家檔案資源為主,非國家檔案資源為輔的檔案信息資源庫。沈陽、青島等國家檔案館收藏檔案的范圍不僅是政府部門的公文檔案還有許多反映城市歷史和建筑藝術的繪畫、雕塑以及記載個人資料和家族背景的各種私人檔案,甚至還有大量的傳單、小報、明信片、郵票等。
三、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途徑
1.提升檔案人員的文化素養
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事業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檔案工作必須由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科技水平的人來操作,才能將檔案的文化功能推向更高層次。因此檔案人應該具備文字水平、專業技術、外語知識和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能。此外,還要注重禮儀修養,檔案人在著裝儀容、待人接物、舉止言談、品德修養、職業形象等方面具備良好的外部形象,方能顯示其文化品位。
2.發揮職能特色、創新服務領域
主動介入文化活動、收集文化活動檔案。地方政府和宣傳、教育、文化、科學技術、城市建設等部門經常組織文化活動,都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檔案。檔案部門要關注做好這些部門的檔案工作,就能保護其獨特文化的載體。只有提前介入和事后及時抓落實,才能保證重大文化活動和重要會議形成的檔案具有文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我國已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為“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已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檔案部門要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開展“口述史”工作,有計劃地將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文獻接收進館,這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和繼承,也是檔案文化在新時期的創新和發展。
3.開發文化產品,增強檔案文化宣傳力度
多種形式的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也是利用檔案資源的一種有益嘗試。如圍繞各種檔案展覽,開發相關的文化產品:相關畫冊、多媒體光盤、紀念品、紀念封等等;與相關部門聯合發行紀念郵票、明信片等。加強檔案文化產品的研發力度,使其成為傳播社會文明的使者和發展社會文化的助推器。
此外,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檔案文化宣傳,將檔案文化宣傳融入到檔案展覽中,將檔案文化宣傳與檔案法制宣傳、有關紀念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提高全社會的檔案文化意識觀念,營造出有利于發揮檔案文化功能的社會環境與氛圍,進而弘揚檔案文化,促進檔案文化建設。
(作者單位:承德市檔案局 承德市人力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