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杰,楊碩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家庭農場”新概念。高要市把握機遇,發揮蜆崗鎮等專業鎮的農業基礎優勢,積極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激發農民積極性,釋放農業潛力。
母鵝養殖是蜆崗鎮的特色農業。該鎮2011年成立了強興養鵝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養殖技術培訓和咨詢、信息交流和拓展產品市場等服務,當地的母鵝養殖逐漸從過去的散養為主,轉變成規模化養殖。養鵝戶李強生經營的養鵝場規模不斷擴大,從過去養殖大約三千只發展到現在養殖一萬多只母鵝,淘汰了過去人手孵化鵝苗的方法,使用了全信息電腦控制孵化機,孵化鵝苗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大大提高。養鵝場采用自然養殖和反季節飼養于一體的飼養模式,全年都能為市場提供優質的鵝苗。
除了母鵝養殖業外,蜆崗鎮的特色品牌蔬菜也倍受矚目。蜆崗鎮彭貴塱蔬菜基地連片種植優質瓜豆,規模化發展蔬菜種植,因無公害化和優質生態倍受歡迎。該鎮種植戶李樹華在彭貴塱蔬菜基地共承包11.5畝土地種植木瓜,用于發展“家庭農場”。他通過不斷改進種植技術,采用大棚技術避免低溫造成損失,并運用綠色種植技術和先進噴灌技術,使木瓜的成活率、質量和產量大大提高,減少了經營成本,提高了整體效益,為“家庭農場”的后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要市通過發展這種合作社形式的“家庭農場”,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定期給予農戶技術上的指導和培訓,并為符合條件的農戶提供貼息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地解決以前農業經營規模小、效益低的問題,有助于農業生產走向市場化、專業化和規模化,有利于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家庭農場”的形成,使生產與市場形成良好對接,成為該市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