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遠

《源流》今年第5期《從憂思到呼吁》是一個非常有深度、有見地的專題,真實反映了廣東老蘇區現狀和老區人民的期望,說到了老區人民的心坎上。對幫助人們增強老區發展意識、激發老區情懷、感恩老區貢獻、弘揚老區精神、支援老區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老區讀者,讀起來更有共鳴。去年6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給予贛南蘇區整體性、系統化的發展和扶持政策,一度讓廣東老區看到了希望,倍感振奮。但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閩贛依靠優惠政策超常規發展,粵東原中央蘇區鴉雀無聲。所以對鄰近省份的羨慕,似乎已成為粵東老區人民的一種共有意識。以地處粵東北山區的中央蘇區縣平遠為例,近年來,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經濟實力有新提升,城鄉環境有新面貌,民生改善有新成效。但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明顯,如經濟總量小,2012年人均GDP約2.4萬元,只占全省人均數5.4萬元的四成多;人均財力1304元,不足全省平均水平6575元的兩成;城鎮化水平偏低,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15個百分點,統籌城鄉發展任務艱巨等。
平遠現狀應是廣東老區的一個縮影。毫無疑問的是,老區倘若再不奮發努力,必將嚴重影響廣東省區域協調發展大局,嚴重拖拉全省實現“兩個率先”的后腿。事實上,多年來,中央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對老區積極予以幫助和支持,但限于客觀發展條件,老區經濟社會仍處于落后狀態。而獲得重要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是盡快改變廣東老區貧困落后面貌,確保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迫切要求,是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戰略需要,也是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舉措。
我們期待,廣東能夠積極和國家老區有關部門協商,把7個蘇區縣(市)納入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規劃,在政策、項目等方面給予高度關注和特殊扶持,讓廣東蘇區可全面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在資金投入、建設項目、財政轉移支付、金融信貸、稅收、土地和礦產資源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推動廣東中央蘇區縣(市)扶貧開發工作。
我們還期待,廣東能夠出臺特殊政策措施予以扶持,編制專項規劃予以引導,特別是在重大項目布局上予以重點傾斜,縮小中央蘇區縣(市)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讓老區盡快脫貧致富,跟上全省的發展步伐。
我們也期待,內生動力更強勁,實現老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要成為老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識。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提出要推進粵東西北地區加快發展,老區快速發展更具有利政策的支撐。要通過建設一支工作扎實、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教育引導廣大干群發揚自強不息和艱苦奮斗精神;形成科學發展、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壯大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等舉措,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開創老區加快發展的新局面,推動老區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