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炳瑞,李深松

外出打工5年的馮某攜身孕10個月的妻子回家,剛返到鳳村妻子就出現急產征兆,他立即致電120。剛過了4分鐘,鳳村衛生院的救護車就出現在他面前。馮某妻子在這家衛生院新建的寬敞明亮的產房里順產,住了兩晚,費用才1100多元。在農村衛生院也能夠享受到大醫院般的優質服務,讓馮某連聲說意想不到。
原來,鳳村衛生院是被列入2007年省財政補助的鄉鎮衛生院改造建設項目。新門診住院綜合大樓于2009年4月10日竣工并投入使用。衛生院業務用房面積由原來1597.59平方米增加到現在3347.59平方米,病床數由原來10張增加到現在38張。同時,還配備了全新的醫療設備。
過去,由于衛生院條件差、儀器設備少,很難留住病人和衛生技術人才。鳳村的老百姓一有病,就要跑到50公里外的縣城或者更遠的地方看病。這樣不僅耽誤了患者的時間,還增加了額外的醫療費用。同時,昔日衛生院破爛不堪,醫院設備老化落后,工資待遇和福利補貼也比較低,留不住人才,導致醫技力量薄弱。如今,衛生院擁有了彩色B超、數字化X光機、心電監護等儀器設備,并配備了全自動血球分析儀、電腦等必要檢驗設備,滿足了病人的臨床需要,吸引周邊鄉鎮不少病人都前來就醫。
據統計,新門診住院綜合大樓落成投入使用以來,每個圩日門診人次超500人。2011年,醫療業務收入達479.5885元,比改造前的2007年增收2856757元,增長了147.32%;年門診急診人次為111889人,比改造前的2007年增加61889人,增長率為123.78%;住院人次575人,比改造前的2007年增收128人,增長率為28.63%。
現在,衛生院的業務收入增加了,加上省政府每年每人補貼工資1.2萬元,從而使衛生院醫務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了。于是,醫務人員隊伍穩定了,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衛生院注重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方式,采取分期、分批到縣、市參加培訓二次以上,經過學習和實踐,逐步提高人才隊伍業務水平。2012年,在編在崗人員49人,大專學歷4人,中專35人,高中10人。
一位廣西籍的韋醫生講出自己心里話。他是1997年來到鳳村衛生院工作的,當時病人寥寥無幾,工資加補助才600元,且沒有社保醫保,無奈之下只好放棄醫生工作外出打工。2012年,他聽說本院改造之后,對社會公開招聘人才,于是就回來應聘。雖然他現在還未成為入編人員,但工資已經達到1923.81元,還有社保和醫保。入編后每月還可增加600元,而且四大節日各有500元補貼。由于衛生院的工作環境、住宿環境、工資待遇都變好了,工作人員對待工作更加認真負責,病人們對該院的信心也大大增強了,來就診的人數不斷增多。
丘可發醫生畢業于石家莊醫學院,2008年來到這里。他工作幾年來進步很快,從初來時日診病人不到10人,到現已日診40多人,并已考取執業助理醫師。問他在山區工作有什么感受,他說:不怕山區困難,最怕無用武之地。
說起鄉鎮衛生院的變化,護士長最有感觸了。過去,護士在僅有8平方陰暗、潮濕的屋里工作,常被病人投訴,說這地方小、環境差。如今,新門診大樓經過科學合理的布局和分室,護理工作室和病人的就診環境寬敞明亮,護士們的工作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