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

政府支持。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對家庭農場提出了明確的概念,并且支持家庭農場發展。這是目前很多有志于家庭農場建設的人投身于此的重要原因。不僅僅是家庭農場,對于鄉村創業,我國各級政府一直持支持鼓勵的態度,在土地征用、稅費減免、人才培訓等方面都給予了政策支持。對很多創業者來說,這是一把無形的大傘,為他們的創業道路擋風遮雨。
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廣闊前景。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是農村在轉變產業結構、從傳統農業中轉變出來的一個重要途徑,它能結合當地優勢,產業較大經濟效益,目前來看,幾乎所有鄉村龍頭企業的主要經營項目都跟這有關。但受到技術、勞動力、資本、資源這些要素的制約,大部分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先進生產力,勞動力文化水平低、資金不足,以致于很難做大做強。實際上,在農村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是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勞動力低廉,且有各級政府的鼓勵支持。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點,鄉村吸引了很多集團的投資。它們將自己原有的人才、技術和資金優勢,與農村的資源優勢相結合,迅速發展。
豐富的旅游資源。這其中尤其是自然風光。我國70%跟自然風光有關的旅游資源分布在鄉村,我國鄉村旅游業起步較晚,這些旅游資源中大部分還沒有得到開發,或者開發不成體系。也因為這樣,鄉村旅游業中蘊含了無限商機,幾乎所有對這塊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創業項目。根據自身條件的不同,我們能看到大的集團公司到鄉村承包一個旅游項目,也能看到文藝小青年在古鎮小街上開的咖啡館。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游客,而各種創業項目則為這個地方的配套作了補充,成為人們在這個地方停下來的原因,相輔相成。
鄉村深厚的文化內涵。鄉村旅游資源中,除了自然風光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其民俗、傳統手工業等文化資源。各鄉村在發展旅游業的時候,建民俗文化館、進行民俗表演、重新修整名人故居,都是在開發利用文化資源。而且,在中國的廣大鄉村藏著很多古老文化,對在城市文明中成長起來的人來說,這些古老文化有著神秘的魅力。而鄉村的文化資源開發最起碼分成兩個大類,旅游之外,還可以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得到發展。將當地特色手工業進行重新包裝,賦予產品新的概念、設計,其產品附加值就會大大增加。這也是越來越多文化人士在農村成立工作室的原因。
返璞歸真,遠離城市壓力。“逃離北上廣”是幾年前出現的一股風潮,一對小夫妻放棄北京的高收入工作,到大理的一個小鎮開了個客棧,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當我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就會發現大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并不適合所有人,所以,就有人逃離了。這群逃離的人中,有人選擇了到二三線城市繼續工作,這些地方城市配套齊全,生活與壓力卻不像一線大城市那么大。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回到農村生活。相較于城市,農村的工作崗位并不多,這群人往往會選擇自己創業,開個小客棧,種點小田,這個時候,賺錢是次要的,他們享受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以及這種生活帶來的舒緩心境。
為了健康,到鄉村去。那些沒有逃離城市的人,其實也在改變。他們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方便快捷,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環境。可城市空氣越來越差,食物變得越來越沒有滋味,交通日益擁堵,生存環境的惡劣,讓城市人越來越懷念鄉村。于是,城市近郊休閑游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商業嗅覺靈敏的人就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這也是吸引人們去鄉村創業的一大原因。前兩年很紅火的周末農場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很多周末農場主本身都是城市白領,他們辭掉工作,在城市近郊租一塊地,然后把這些地再分租給有需求的人。分租的人可以在這塊地上栽種自己喜歡的蔬果,周末過來打理一下,體驗一下農村生活,而平時則雇人照顧,到了收獲的季節,他們便可以吃到自己耕種的水果。
農村發展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改革開放以來,億萬農村勞動力離土離鄉,進城務工就業,跨地區有序流動,對改變農村面貌,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貢獻。在這一進程中,一部分進城農民工經過一段時間外出就業,又返回家鄉,利用打工增長的見識、本領,獲得的資金、技術和信息,在鄉村、小城鎮創辦企業,發展工商服務業,投資商品性農業,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農民工返鄉創業。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的加快,中西部發展條件和環境的改善以及新農村的建設,一個生機勃勃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潮正在興起。農民工返鄉創業成為不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生力軍,成為推動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工業化的重要途徑,成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有效載體。農民工返鄉創業還解決了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農村社會問題。而這個熱潮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每個人都有的家鄉情結。
反哺家鄉帶來成就感。大學生畢業回鄉種糧養鵝,不當白領要做新型農民,如今這樣的事跡早已算不得什么新聞。顯然,無論大學生還是成功人士,相比冷冰冰的大都市,熟悉的家鄉更能喚起他們心底的情感回歸,而他們手中所擁有的技術知識和資金支持也無疑是推進家鄉建設的最有利武器。當代大學生村官便是其中的典型,對他們來說,這創業項目雖與賺錢無關,卻是一個實實在在支援家鄉建設的事情。除了大學生和返鄉農民工之外,成功人士反哺家鄉建設也有很多經典案例。除了深厚的家鄉情結無形中在推動他們做這樣的事情之外,它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是不容忽視的。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次,關于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