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
中國歷代帝王中,整肅吏治最嚴、打擊腐敗最猛、懲治貪官最酷者,非明洪武皇帝朱元璋莫屬。朱元璋出身貧苦,自幼飽嘗欺壓盤剝之苦,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明朝建立之初,他便大刀闊斧、多管齊下地整肅吏治、嚴懲貪腐,以培固大明江山根基,防止新朝腐化。對于貪官,朱元璋實行隆刑峻法,手段可謂嚴酷已極。他把廢除多年的肉刑重新納入法規之中,包括挑筋、挖膝、閹割等,其中最令人膽寒的是他自己發明的“剝皮實草”之刑。規定凡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即梟首示眾,然后在各州縣設立的“皮場廟”內當眾剝下皮囊,以稻草填之,制成人皮草袋,懸掛于官府門前,旨在令官吏觸目驚心,不敢以身試法。對于遭到欺壓的百姓,朱元璋為其大開上訴之門。他立法規定,普通百姓可將貪官污吏綁縛赴京治罪,各地關卡均要放行,不得阻擋。如有阻擋者,一律處死,甚至還要株連九族。對于貪贓枉法的皇親國戚,朱元璋也毫不手軟。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憑借皇親身份,讓手下人走私茶葉,在地方上私用官府車輛,擅自闖關,而且任意鞭打守關的官員。朱元璋得知這一情況后,雷霆震怒,將歐陽倫緝拿歸案,堅決處死。
朱元璋為清除腐敗而采取的種種措施,可謂設想周密、手法嚴酷、執行果斷。但這些措施,都未能從根本上遏制貪腐現象的蔓延。正如朱元璋親口所說:“吾欲取貪官污吏,奈何朝殺而暮犯。”他道出的不僅是自己的無奈,也是整個專制社會的困擾。專制產生特權,特權滋生腐敗,這是整個古代社會都難以逃出的宿命。以史為鑒,當今中國要徹底擺脫貪腐的現象,還需從制度入手,立足民主,健全體制,加強監督,如此方能將貪污腐敗的行為消弭于青萍之末。
原文鏈接
帝初即位,懲元政弛縱,用法太嚴,奉行者重足而立①。官吏有罪笞以上,悉謫鳳陽屯田,至萬余人。又案《草木子》,記明祖嚴于吏治,凡守令貪酷者,許民赴京陳訴,贓至六十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府州縣衛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為剝皮之場,名曰皮場廟,官府公座旁各懸一剝皮實草之袋,使之觸目警心。(選自《廿二史劄記·重懲貪吏》)
今后布政司府州縣在役之吏,在閑之吏,城市鄉村老奸巨猾頑民,專一起滅詞訟,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間者,許城市鄉村賢民方正豪杰之士,有能為民除患者,合議城市鄉村,將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閑之吏,綁縛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當者梟令②。赴京之時,關津渡口勿得阻當。(選自《大誥·鄉民除患》)
注釋:
①重足而立:后腳緊挨著前腳,不敢邁步。形容非常恐懼。
②梟令:即梟示,指斬頭而懸掛在桿上以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