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所部饋送土宜禮物,受者笞四十①,與者減一等,律有明禁。糧里長各色人等每送薪送菜,禁不能止。窮詰所以,蓋沿襲舊日風,今日視為常事。且爾等名奉承官府,意為實有所需求。謂之意有希求者,蓋意官府不易反面。而今少獻殷勤,他日稟公事,取私債,多科錢糧,占人便宜,得以肆行無忌也。若有美意,則周爾鄰里鄉黨之急可也。官有俸祿,何故繼富?與之官,取之民,出其一而收其十,陷阱不淺。
今后凡有送薪送菜入縣門者,以財囑論罪。雖系鄉宦禮物,把門皂隸先稟明后許放入。其以他物裝載,把門人誤不搜檢者,重責枷號②。
【注釋】
① 笞:古代刑罰的一種,用竹板或荊條抽打人的脊背或臀腿。
② 枷號:明朝創設的一種恥辱刑。強制罪犯戴上枷后在監獄外或官府衙門前示眾,以示羞辱。枷是一種方形木質項圈,套住脖子,有時還套住雙手。其重量從二三十斤到一百五十斤不等,戴上最重枷的囚犯往往幾天內就會斃命。此刑后來從恥辱刑演變成了致命的酷刑。
【大意】
接受下屬贈送的土特產品之類的禮物,接受的人要受笞四十下,參與的人罪減一等,這在法律上都有明文規定。但目前糧長、里長等人經常給上司送柴送菜,屢禁不止。探究其原因,應該是沿襲往日的風氣,如今已把饋送看作是平常之事。而且,送禮的這些人名義上是奉承官府,但實際卻是另有所圖。所謂“另有所圖”,大概就是希望(接受饋贈的)官府長官將來不會輕易對自己翻臉。如今稍獻殷勤,他日無論是承辦公事,還是巧收私賬,都可以多征收些錢糧,占別人的便宜,從而能夠肆意行事無所顧忌。假如這些人真有饋送的美意,那就將這些禮物周濟你鄉鄰中的急需者就行了。當官的都有俸祿,為什么還要不斷地送給他們禮物以增加他們的財富呢?饋送給官吏的禮物,是來自于百姓的,而且每送出一份禮卻向百姓收十份禮,這其中的陷阱不淺啊。
今后,凡是有送柴送菜進入縣衙門的,一律以賄賂論罪。即使是鄉紳之間正常的禮尚往來,守門差役也必須先稟報,查明實情才準許進入。那些將饋送的禮物裝在其他東西中,守門的人失責不搜驗的,戴上枷號從重責罰。
點評
明代嘉靖中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大小官員及一些稍有權力的吏員之間饋送成風,并已經視為常事。身為浙江淳安知縣的海瑞,決心扭轉這種風氣,從而發布了這篇告示。
在一般官員眼中,小小的地方土產并不是黃金美玉,稀世珍玩,受之無傷大雅,何必為此駁了對方的顏面呢?海瑞卻沒有失去對這一問題的敏感度。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禮物上的收受,實際是一種人情的交互。而只要有了這份交往,作為上司便很難秉公持正地對待下屬。因此,海瑞嚴令說即使送柴送菜,也要視為賄賂行徑。這并不是他矯情,而是他實在了解只要接受了禮物,便推開了一扇門,那扇門后沒有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只有充斥著欲望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