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

撒貝寧很忙。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當晚,他剛錄完一天的節目,“實在是說不動了”,“昨天錄了17個小時,前天錄了12個小時。”
撒貝寧現在的日程基本上都是臨時安排,“我大概能知道未來三天的工作是什么,未來五天就超出我的預料范圍了。”同期跨界主持好幾檔節目,對于撒貝寧來說,考驗的不僅僅是精力、智慧,欄目之間的協調,還要做出狀態的轉換,“事兒反正永遠比預想的要多。”
最近一段時間,除了《今日說法》《小撒探會》《開講啦》《撒貝寧時間》外,撒貝寧還要為央視一套即將開播的《舞出我人生》“練舞”,緊隨其后的將是《夢想合唱團》第三季的錄制,期間還會不時穿插一些盛典、晚會、活動。
撒貝寧說,現在他應該是進入了一個疲憊期,高強度的工作,不同類型節目的輪番轟炸,讓他感覺“相當內耗”,還會帶來一種危機感。但,一旦放下又會打亂臺里的工作部署,所以,他現在要做的是,在不影響節目整體運作的前提下,尋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更好的“運轉 ”方式。
自小在文藝家庭耳濡目染,穿梭于各類演講比賽,1994年,一路順暢的撒貝寧被保送進北京大學。1998年,22歲的撒貝寧從北大法學院畢業,之后又被保送研究生,并加盟央視《今日說法》欄目。
彼時作為央視最年輕的法制主播,一臉書卷氣的撒貝寧給《今日說法》帶來了清新的氣息。主持《今日說法》第二年,撒貝寧獲得中國電視法制欄目主持人比賽一等獎,隨后又在中央電視臺“榮事達”杯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中奪得冠軍,正是這次比賽讓撒貝寧一夜成名。隨后,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在1996年和2013年,撒貝寧兩次獲得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榮譽“金話筒”獎。
近幾年,撒貝寧的主持視野開始向多領域延伸,《中國法制報道》《我們有一套》《首席夜話》《夢想合唱團》《最美那首歌》《開學第一課》《開講啦》……各種門類“百花齊放”,他還在2012年、2013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幽默睿智、亦莊亦諧,在法制節目中兼具人文情懷,在教育類節目中展現藝術細胞,在綜藝節目中賦予思辨精神,是外界對撒貝寧的評價。針對“全能型主持人”這一稱號,撒貝寧表示“全能可能說運動員比較合適,對于主持人來講,全能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個災難,怎樣在不同的節目類型當中,展現出來的氣質相互不矛盾和沖突,不讓大家有一種割裂感,才是最重要的。”
法制節目出身的背景,央視綜合頻道的定位,決定了撒貝寧的主持風格不會完全娛樂化,到目前為止,他在央視參與的帶有娛樂色彩的節目,也基本上偏向于公益性。
2012年,撒貝寧在“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中擔任主持人,反應敏捷、善于總結、分寸感到位,《開講啦》很好地展示了撒貝寧的優勢。“我覺得一個節目是有自己的氣場的,你往那一站,第一句話一出來,你和這個節目能不能合得來,觀眾舒不舒服,你是能感覺到的。《開講啦》跟我的語態是吻合的,我可以不用過多思考應該說什么,或者怎樣去表述,它會自然而然流露出來。”撒貝寧說。
《夢想合唱團》則讓觀眾看到了撒貝寧能歌善舞的文藝范兒,這是撒貝寧眼中壓力最大的一個節目,這種壓力源自如何把文藝元素、公益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讓每一期節目既充滿音樂的魅力和歡樂,又能夠展現出公益的力量和公益的真誠。撒貝寧認為,主持人應該更多用語言來組織和穿插,然后把所有的現場元素織成一個網,不應該承擔過多的歌舞表演功能。
2013年3月18日起,央視綜合頻道推出晚間主持人節目帶,《撒貝寧時間》將在每周五23:36與觀眾見面,撒貝寧主持的《開講啦》將在周六同時段播出。
《撒貝寧時間》挑選全國各地公安機關曾經破獲的案子中最精彩的部分,重點分析破案的蛛絲馬跡,分析怎樣用證據來說話,“它不是靠破案的刺激內容、驚險故事來吸引眼球,更多的還是一種理性的分析,最終傳遞出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
《撒貝寧時間》在虛擬演播室的左側安排部分實景,作為撒貝寧的刑偵工作室,右側通過3D技術,還原案發現場,讓撒貝寧可以隨時帶觀眾“到案發現場看一看”。3D場景現場拍攝時,撒貝寧看到的只有綠色的背景,為此他需要模擬各種可能的動作,通過自己的表演來完成與3D的配合,“我希望觀眾看到節目后忘掉主持人的存在,更多地感覺自己像一個聰明的偵探,帶領大家一起共同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