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鵬
玉竹又叫萎蕤、竹七根、連竹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本草經集注》云:“莖干強直,似竹箭桿,有節。”故有玉竹之名。我國大部分地區皆有分布,以河北及江蘇產者為最佳。秋季采挖,洗凈,曬至柔軟后,反復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曬干,切厚片或段用。
玉竹是一味傳統中藥材,一直被視為養陰生津之佳品。早在《本經》中已將其列為“上品”藥材,言其:“主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黯,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本草便讀》言:“萎蕤,質問之品,培養肺、脾之陰,是其所長。”《本草綱目》言其:“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本草正義》言其:“治肺胃燥熱,津液枯涸,口渴嗌干等癥,而胃火熾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饑者,尤有捷效。”中醫認為,玉竹味甘、平,性微寒,入肺、胃和心經,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益氣清心、鎮靜除煩之功能。由于具有清潤、滋養的特性,除善治肺胃陰虛燥熱的咳嗽痰稠、肺胃煩渴之癥外,還多用于陰虛兼感風熱外邪的外感咳嗽之癥。臨床用于肺燥咳嗽、咽干痰稠,常與沙參、麥門冬、桔梗等同用;用于肺胃燥熱、津傷口渴,或胃熱熾盛、煩渴之癥,多與沙參、麥冬、石斛、石膏、甘草等同用;用于陰虛感冒、頭痛發熱、咳嗽、咽痛等癥,則多與白薇、桔梗、薄荷、蔥白等同用,方如加減萎蕤湯。此外,還多用于陰虛胃弱、食欲不振及氣陰兩虛、大便秘結等癥的治療。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平補而潤,長于養陰,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傷脾胃。
古醫家還認為,常吃玉竹可以輕身減肥。傳說西漢時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入宮前常吃玉竹而使她身輕如燕,體態婀娜,因得皇帝喜愛,由婕妤而立為皇后。關于玉竹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宮女受到虐待,皮膚粗糙如魚鱗,不堪羞辱而逃出皇宮,躲入深山老林之中。無食充饑,便采玉竹為食,久而久之,身體輕盈如燕,皮膚光潔似玉。后來宮女與一獵人相遇,結廬深山,生兒育女,到60歲才與丈夫子女回到家鄉。家鄉父老見她依然是當年進宮時的青春容貌,驚嘆不已。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鈴蘭甙、鈴蘭苦甙、山奈酚、粘液質、生物堿等。玉竹煎劑可擴張外周血管和冠狀動脈,有降血脂、降血糖及緩解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并有耐缺氧、強心作用;與黃芪或黨參同用,能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及心電圖。此外,還能促進干擾素的生成;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抑制結核桿菌生長;有延長生物壽命的作用。臨床觀察發現,以本品為主,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度心力衰竭,服藥后在5~10天內癥狀控制,病情改善。另外,玉竹富含維生素A類物質和粘液質,維生素A有使皮膚柔嫩細膩而滑潤的功效,粘液質也有使皮膚滑膩的作用。
玉竹還是補益五臟、平補而潤的食療佳品,春、夏和秋季常用,既可單用,也可與其他補品和藥品配伍制成煎劑、藥粥和菜肴等。
玉竹的藥方和食療方:
玉竹黃精飲 玉竹、黃精、桑葚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益氣養血滋陰,適用于貧血、氣陰兩虛和病后體弱的調養。
玉竹決明飲 玉竹10克,制黃精10克,決明子6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調五臟、和氣血、益腦安神,適用于治療氣陰兩虛、頭痛眩暈、腦力不足、疲倦乏力者。
玉竹花粉飲 玉竹15克,生地15克,花粉30克,山藥30克,枸杞子12克,石斛10克,水煎服。滋陰益腎,可用于糖尿病等的輔助治療,也常用于肺癌、鼻咽癌等患者放化療后低熱、陰津虧虛或口腔糜爛的防治。
玉竹養心膏 玉竹500克,冷水泡發切片,加水適量,煎二十多分鐘,取藥液,加水再煎,共煎3次。合并煎液,再用小火煎煮濃縮至稠黏,加入冰糖適量,攪拌均勻后收膏。每日2次,每次1湯匙。適用于冠心病等心功能不全者的輔助治療。
玉竹粥 玉竹15克(鮮者加倍),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玉竹擇凈,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劑。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于肺燥陰虛,干咳少痰或無痰,或高熱病后的煩渴,口干舌燥,手足心熱等。
玉竹百合粥 玉竹10克(或用鮮玉竹30克),百合10克,粳米80克,共煮粥,粥熟加冰糖適量再煮一二沸。適用于肺胃陰傷或高熱病后煩渴、咽干口燥、陰虛低熱之癥的輔助治療。
玉竹鴨子煲 鴨子1只,去毛與內臟,洗凈,配玉竹15克,枸杞子15克,沙參15克,加鹽與調料同煲。適用于肺腎兩虛、病后體衰的調養。
玉竹煲雞腳 選肥而色白的玉竹根30克,洗凈后切成片或段;選肥大的雞腳或鴨腳2對燙去粗皮和爪甲,與玉竹片入砂鍋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加料酒5克,食鹽1.5克,再小火煨煲,直至雞腳上肉與骨輕撥即脫離。吃時放幾滴醋,以喝湯為主,玉竹、雞腳肉一齊吃下。女性常食此品,可使面部及全身皮膚柔滑細膩,富有彈性。
山藥玉竹黃瓜湯 山藥15克,玉竹30克,黃瓜100克。把黃瓜洗凈,切成塊,山藥洗凈,切片。然后把黃瓜、山藥、玉竹放在燉鍋內,加適量水,用武火(大火)燒沸,再改用文火(小火)煮半小時即成。每日1次。此藥膳具有補脾益胃,清熱潤肺的功效。適宜于糖尿病人陰虛燥熱之咳而無痰,或痰少而黏、煩渴多飲、急躁易怒、口干口苦、潮熱盜汗、大便干燥等。
玉竹瘦肉湯 玉竹15克,豬瘦肉100克。將豬瘦肉剁成肉末,與玉竹共熬半個小時,最后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作料,食肉喝湯。每日1次。此藥膳具有養陰生津的功效,適宜于糖尿病陰虛津虧,癥見煩渴多飲、消瘦易饑、口干口臭等。
注意事項:本品雖性質平和,但畢竟是柔潤多脂、滋陰潤燥之品,故脾虛及痰濕內盛者不宜選用。新鮮玉竹以條長、肉肥、黃白色、光澤柔潤者為佳。貯藏宜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玉竹食療驗方:
1 陰虛體弱,心煩口渴。玉竹、麥冬各15克,沙參9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久服則可消除疲勞,強壯身體。
2 糖尿病。玉竹12克,生地10克,天花粉12克,山藥9克,水煎服。每日劑。有養陰止渴之效。
3 冠心病心絞痛。玉竹150克,黨參90克。分別水煎取藥汁2~3次,然后將藥汁再加熱至黏稠狀的清膏。每日2次,每次沖服十分之一量。本方有減輕心絞痛和改善心電圖的作用。
4 心力衰竭。玉竹25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和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5 高血壓病。肥玉竹500克,加水13碗,小火煎至3碗,分多次1日服完,每日1劑。對陰虛型高血壓有獨到之功。
6 高脂衄癥。玉竹20克,金櫻子35克,生山楂15克。水煎濃縮成沖劑,分服。有明顯的降脂作用。也可用玉竹、黨參等量,研成細末,煉蜜制九藥(每九含玉竹和黨參各3克),每次服1丸,每日2次。長期服對降低膽固醇、β-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有較滿意的療效。
7 冠心病。玉竹12克。水煎,代茶飲。適用于心血管疾患,尤其是冠心病。
8 心律失常。玉竹30克,紅參5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老年心動過緩,期前收縮者。
9 中風半身不遂。玉竹60克,熟地10克,當歸10克,天花粉10克,丹參15克,地龍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屬氣陰兩虛者多獲良效。單用玉竹30~60克,最大用到90克,水煎,常服。對中風病的預防和治療均有良好的作用。
10 慢性友氣管炎。玉竹10克,川貝母10克,知母、枇杷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表現為干咳無疾者有良效。
11 素體陰虛,風熱感冒,發熱微惡風寒,干咳少痰,咽癌口渴,舌紅少苦者。玉竹10克,薄荷10克,桔梗6克,白薇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編輯:遲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