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
8位明星,回到自己的家鄉,組建8支合唱團,明星和草根一起,為家鄉的公益夢想而戰,最后的冠軍將贏得價值100萬元的公益項目,這是2011年第一季《夢想合唱團》的核心。2012年第二季《夢想合唱團》延續了第一季節目“為家鄉而戰”、“團隊協作”、“贏得榮譽”和“明星回報家鄉”的核心元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與升級。
在音樂表現方面,第二季的合唱形式、編曲方式更加多樣化,曲目選擇更加大眾,綜藝形式更靈活,節奏更流暢,這讓節目的觀賞性大大加強。
第二季節目有效解決了第一季“每期淘汰一支隊伍,每淘汰一支隊伍收視率就往下跌一次”的不足,將淘汰制置換為積分賽,8支隊伍一直表演到最后,并通過一些PK環節營造緊張氣氛,既保證了節目的基本收視,也激發了隊伍之間的競爭。同時,第二季還引入了媒體評審團機制,增強了節目的專業性。
除了節目內容升級調整,第二季《夢想合唱團》在播出時間上也有調整:3小時開播盛典和9場100分鐘的比拼賽于2012年11月底—2013年2月每周六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段播出,4個小時的夢想公益盛典在2013年除夕下午播出。最終,這臺被稱之為“公益春晚”的盛典為各公益項目募集善款達1.371億元。
播出時間的調整直接促進了收視的上升。第二季《夢想合唱團》平均收視率近1.7%,超過節目播出期間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的平均收視,其中2013年1月26日播出的半決賽,收視率達到2.158%,創下央視一套2013開年以來綜藝節目新高。
央視副臺長羅明表示,《夢想合唱團》“植入公益”的方式給中國公益節目市場帶來一股清新之風,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夢想合唱團》的社會參與度更高、關注度更強,移至晚間黃金時間播出使得一套的節目編排、觀眾規模和觀眾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
第二季《夢想合唱團》的明星陣容偏年輕化,號召力也更強。央視綜合頻道節目部主任許文廣表示,《夢想合唱團》第二季播出到第二期時年輕觀眾增加了66%,播出到第八期時年輕觀眾翻了一倍,贏得年輕人才能贏得未來。
“公益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它涵蓋社會的很多方面,娛樂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有多種表現方式,將二者融合起來,體現出節目的復合價值,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方向。”《夢想合唱團》總導演、制片人盧曉波表示。
2012年國慶前后,《夢想合唱團》主創團隊專程前往瑞典考察原版節目《合唱團之戰》(Clash of the choirs)的制作過程。國外團隊詳細的流程控制、導播有條不紊的工作狀態、一切按照腳本走的細致規劃給盧曉波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國之后,《夢想合唱團》相應改進了節目流程,并邀請香港、臺灣、瑞典、英國等境外團隊共同對節目進行升級,尤其是舞美和編舞環節,成為第二季《夢想合唱團》的一大亮點。
公益升級、音樂升級、營銷升級,第二季《夢想合唱團》將個人夢想與集體榮譽高度統一,為電視公益探索出了一條有效途徑。
制作人自述
盡管有第一季的基礎,但我們感覺第二季壓力更大,因為播出時間發生了變化,《夢想合唱團》是央視季播類節目中第一個進入一套周末晚間黃金檔的,以前該時段是電視劇的天下,只有單期晚會才可以在此播出。所以,節目受關注的程度、收視率的考核等各方面的標準都變得更高。
第二季節目中,我們深化了歌會、晚會式的編排風格,節目的整體節奏更快速、流暢,節目安排更緊湊、豐滿。通過聯手頂級音樂團隊,采用更為豐富的編曲,更加多樣的曲風,讓每支隊伍演繹更多青春時尚的曲目。同時,我們從編排到服裝,從舞美到燈光,從上到下、里里外外都做了升級,力求讓每一次表演都能令觀眾耳目一新。
整體來說,第二季的表演形式、內容設計比第一季更精美。下一步,我們希望觀眾的期待和認可程度更高一些。2013年《夢想合唱團》會推出兩季,目前第三季已經開始邀請明星,預計6月底開播,第四季預計今年11月底開播。
—— 盧曉波 《夢想合唱團》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