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召華 吳劉佳
近日,周老太便因突發心臟病被送到我院心內科。據陪同來院的老伴田老漢介紹,上周日凌晨,周老太被小便憋醒,便一骨碌爬起來急著上廁所,剛走到洗手間時就感到頭暈、眼前發黑,之后倒地,醒后便出現左側肢體偏癱并失語。
經治療,周老太的病情已經穩定。醫生認為這次發病除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外,還與她起床太急、沒注意體位急劇變化,引起心腦供血不足密切相關。
心腦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發作,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中風發病率以清晨為高。俗話說,“早上起來等等魂兒”,其實就是說起床動作不要過猛,這樣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病發生。
人有一定的生理節奏,睡眠時各項生理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醒后則從低速的熟睡狀態轉到快速的活動狀態,如果立即下床或動作較大,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
建議患者將起床動作再慢一些,最好分為幾步進行,這樣可以減少猝死、心絞痛、腦出血等疾病的發生。
第一步,續躺。由于躺著時血液循環比較慢,黏稠度也高,醒來后最好先再躺一會,慢慢伸下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第二步,坐起??吭诖差^一會,半坐位可使心臟和血管負擔加重,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第三步,垂腿。雙腿下垂,再等片刻,不要立即站起,坐在床邊覺得反應正常才下床,這是再一次預熱,可使心跳加快,改善腦供血狀況。
然后再完全站起來。站起來后還可以增加幾個動作,例如披衣坐起擴胸轉腰,雙肩下沉,放松背部,擴胸20次左右,用腰帶動身體分別向左右各轉動20次,有助舒張心肺血管,增強供氧能力。
注:以上各步驟的等待時間請至少維持半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