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動物健身8招
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來強身健體,是我國傳統的養生方式之一。如今,這種方式已不局限于“五禽戲”,人們據此設計出了更多的“招式”,簡單易學。
仿長頸鹿轉頸 雙手前伸如扶桌子,踮腳,繃緊雙腿,頭頸用力向上轉動。此動作能鍛煉脊柱,改善肺功能。
仿貓拱腰 清晨睡醒后,趴在床上,撐開雙手,伸直合攏的雙腿,撅起臀部,像貓拱起脊梁那樣用力拱腰,再慢慢放下。反復做十幾次,可促進全身氣血流暢,緩解腰酸背痛等癥狀。
仿狗行走 模仿狗走路的樣子,將四肢著地,左手和右腳、右手和左腳交替伸出,移動身體前行。用此方式每天堅持走20步,可緩解由于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而引起的腰痛、胃下垂、痔瘡及下肢腫脹等。
仿熊抖腿 一只腳牢牢站穩,另一只腳慢慢抬起,輕輕抖動,兩腳輪流做。同時,雙手帶動肩部前后擺動,跟腿部動作協調一致。每天做數次,可以預防下肢淤血癥狀。
仿蝗蹺腿 將身體俯臥,雙肘彎曲,雙手貼在胸部下方的床板上,接著上身仰起,雙腳并攏并盡量抬高,緩慢進行3次腹式呼吸,每天做數次。效仿飛蝗蹺腿這一動作,尤其適合女性鍛煉,對痛經、月經失調有一定療效。
仿鵝伸腳 兩手放在腰間,一只腳前伸,腳尖外拐。另一只腳在后,身體緩慢下蹲,重復兩次,換腳再做。此動作尤其適合久坐的人,促進血液循環。
仿兔下蹲 下蹲,雙腿叉開,手掌于身前扶地,踮起腳跟,來回擺動腿部,帶動臀部運動,對緩解便秘有效果。
仿孔雀彎腰 彎腰,骨盆盡方向后突出,雙手前伸齊腰高,胯骨左右扭動,同時腳跟輪流抬起。這個動作有益于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
(摘自《老人報》 文/雙德)
衣著明亮人緣好
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的確如此。衣著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心情,還會影響別人對你的態度。臺灣《康健》雜志給出建議,想要在人際交往中得心應手,一定要穿著明亮。
穿著打扮反映的是一個人希望別人怎么看待自己,總是一身黑把自己包裹起來的人,希望建立神秘感,不希望接觸或被看見。相反,衣著明亮鮮艷的人,就算被人覺得有些惡俗,也能給人帶來陽光感,看了討人喜歡。如果是天生陰郁的人,不妨檢查一下自己的打扮,可能你喜歡的顏色都偏暗一些。
專家建議,最好穿一些明亮或暖色系的,像紅色、黃色的衣服,不僅能給人輕松明快的感覺,還能向周圍的人傳達你的激情和活力。
(摘自《生命時報》 文/韋禾)
養生之道貴在健腦
中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之視覺、聽覺、嗅覺、感覺、思維記憶力等,都是由于腦的作用,這說明腦是人體極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健腦是健身的關鍵,健腦方法,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識精健腦 腦為儲海,腎主精生髓。若腎精滿盈則髓海充實,幫積精可以健腦。積精之法,在于節欲。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說:“善養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當益壯,皆本乎精也。”
服食補腦 分析古今健腦方藥,一般是以補肝腎、益精血(如山萸、地黃、首烏、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川杜仲、牛膝、當歸等)、益元氣、活血脈(如三七、丹參等)為主。此外,如芝麻、動物腦等食補等亦可取。
防病護腦 目前患老年性癡呆癥者在65歲以上人群中達10%,并有上升趨勢,研究發現,患者腦組織的鋁沉積層明顯增高,且常伴有缺鐵性貧血。預防此病,可適當減少使用鋁制餐具,尤其不要用鋁制品長期存放在酸、堿或咸的食品和菜肴。
(摘自MSN健康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