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春意萌動的季節。
2013年2月28日,河南鄭州。位于中原西路的鄭煤集團大禮堂內掌聲雷動。
他只有高中學歷,卻發明了四十多項技術革新項目,其中,一項獲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兩項獲得國家專利。
他沒有任何職稱,卻帶出了五十多名青工的技術團隊。其中,一半以上是大中專畢業生。
他發明的技術革新項目已經在五十多家煤礦、一百多個工作面推廣應用,每年可為社會創造效益數億元。
他就是先后被評為集團公司勞模、青年崗位能手榮獲優秀科技創新獎的白坪煤業公司技術大拿劉廣壇。
隆冬時節,記者三進白坪公司,深入百米井下,走進區隊班組,在與干部職工的交談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劉廣壇,技術一流、服務一流!
當工人,就得有真本事
10月22日晚6點,夜幕降臨。人們早已下班回到家中,可鄭煤集團白坪煤業公司“機電培訓班”又開課了。講臺上,個頭不高、白皙面龐的劉廣壇正在給臺下的五十多名學員講授PPG編程。一個僅有高中學歷的職工怎么講起了大學課本里面的知識?這還得從頭說起。
1982年,劉廣壇從豫東蘭考來到鄭煤集團大平礦采煤隊當了一名礦工。一次,井下正在運行的采煤機突然停了,全礦技術人員都召集過來,就是找不著原因。最后,只好從外礦請來一位工程師才把采煤機修好。整整耽誤四班呀,少生產多少煤炭呀!從那以后,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電工知識。他深知自己基礎差,就報名自學山東礦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函授。通過四年半系統的學習,他對礦山供電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他邊學習、邊實踐,逐漸掌握了常用機電設備的性能、原理、故障的排除和維修方法。工作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難題在他手中得到了解決。
1997年,劉廣壇調入鄭煤集團米村礦。那時候,礦調度室原來花巨資引進的一套調度模擬盤隨著年久部件老化,系統處于癱瘓狀態。為解決這個問題,劉廣壇以了解老模擬盤的工作原理為切入點,以改變原來的模擬信號為數字信號傳輸為基本思路,查閱了大量資料,克服了種種困難,讓癱瘓的模擬盤“起死回生”,僅這一項就為米村礦節約資金近300萬元。
2007年,劉廣壇調入白坪煤業公司生產技術科工作。他發現在炮采工作面使用的還是擺動礦燈、人力喊話等原始的手段發出運輸機開停信號,不僅導致工作面刮板運輸機無法安裝開停信號裝置,與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不符,還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他想,能否研發出一種無線的在工作面隨時隨地都能發出運輸機開停信號的裝置呢?這一想法得到了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2009年10月自主研發出了YSTK-I型可移動式運輸機停(開)控制器。該控制器是一種新型的無線通信網絡信號裝置??梢栽?00米距離內實現可移動式收發運輸機開??刂菩盘?,而且在緊急情況下實現運輸機的停機閉鎖,信號傳輸穩定可靠,提高了運輸機開??刂频目煽啃院筒擅汗ぷ髅娴陌踩裕瑴p少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提高了開機率,增加了工作面運輸機運行時間。該控制器在白坪煤業公司11181工作面、義煤集團陳莊煤礦投入使用一年多,設備達到長周期安全運行無故障。每月降低運輸機故障維修時間可多出原煤一千五百多噸,多創效益上百萬元。該項技術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的一項空白,2010年8月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2010年9月獲國家專利。現在,他的這項發明不僅在鄭煤集團推廣應用,而且推廣到義煤、焦煤和山西等煤礦,已在五十多家煤礦、一百多個工作面推廣應用,每年可為社會創造效益數億元。
劉廣壇說:技術人員,就是為區隊提供技術、解決難題的。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去年中秋節,忙碌了一天的他剛下班回到二十多里外的家,準備和妻兒團聚。飯菜剛端上桌,他突然接到礦上的電話,說采煤機出了故障。劉廣壇二話沒說,立即乘車前往礦上。就這樣,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在他手中得到解決,成為白坪煤業公司響當當的技術大拿。
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保障礦井供電安全,是我始終如一追求的目標
安全是煤礦的天字號工程。而安全事故有一半以上都是由機電事故引起的。作為一個煤礦技術人員,劉廣壇始終圍繞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保障礦井供電安全這個目標苦苦鉆研、不懈努力。
劉廣壇發現,綜采工作面傳統的供電系統是在上副巷布置上百米長的移動變電車、注水泵站車、高壓供液泵站車等設備。既影響了通風,移動設備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對安全生產造成了隱患。
劉廣壇想,能否改造一下,把設備撤到巷道外面,而在巷道內僅用開關進行操作呢?他的這種想法得到了礦領導的大力支持。于是,劉廣壇又投入到緊張的研究之中。
然而,要改造這個龐大的系統談何容易?多少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當人們已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劉廣壇還在燈下苦苦地思索;多少個節假日,當人們打牌、看電視的時候,劉廣壇卻躲在自己的實驗室內苦苦地鉆研。
經過一年的刻苦鉆研,終于獲得成功。這項發明在該公司11221工作面應用遠距離供電技術后,從根本上杜絕了因為在綜采工作面順槽內布置設備車帶來的種種弊端。一是有效解決了由于設備車放置在皮帶運輸順槽停采線外大斷面處,不再拉移設備車,徹底解決了巷道壓力大、底鼓嚴重造成的有效通風斷面小、行人通道窄、拉移設備車困難的問題。二是大大降低了回風順槽的通風阻力,杜絕了瓦斯超限事故。三是解決了回風順槽人工抬運物料、設備距離長的問題,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該項目的成功發明,每年可為單位節約資金上千萬元,2011年獲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
“土專家”帶出了五十多人的技術團隊
12月19日上午9點,白坪公司液壓支架林立的11191綜采工作面,劉廣壇打開采煤機變頻箱,正在對照電路圖給學員胡永杰細心講解,干雜工的牛學偉也圍上來認真聽講。他說,看到跟劉師傅學習的工友一個個成了技術骨干,既體面,工資又高,我也著急呀。想跟劉師傅學,不知他收不收。劉廣壇說:只要愿意學,我就收。
劉廣壇出名之后,許多年輕人找到他,愿意跟他學習,他都欣然接納。在他的徒弟中,即有初高中生,也有本科生、研究生。他總是不厭其煩。從簡單的符號學起,帶領學員到井下了解設備的性能,怎樣發現設備的故障和隱患以及怎樣處理。名稱、型號、故障部位、原因,進行分析。
河南理工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李輝說:俺們在學校學的只是理論知識,而機電設備更新快,往往與生產時間對不上號,劉師傅講的都是非常實用的東西,學了就能用。
學員劉建新說:劉老師給俺們講課非常認真。上課講電工基礎知識,學習新型設備的圖紙,有不懂的問題課后到技術科去找他,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為培訓學員,他犧牲休息時間,往往都是在別人下班后,他的電工培訓班開始上課。根據每個階段購進設備的技術要求進行培訓。他自編教材,從電工基礎知識到PPG,高級電工知識,他都能講。
礦上引進高科技設備的時候,常常碰到以前沒有接觸到的問題,劉老師就組織我們電工現場指點新設備的用途、原理、開關等注意事項。井下現場解答問題。使學員們能夠盡快掌握新設備。
采訪中,記者問劉廣壇。過去有一句說法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你不怕徒弟都教會了爭你的飯碗。劉廣壇笑了。他說:我不是怕他們學會,而是怕他們不學。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把他們都培養成技術骨干,都能獨當一面,井下有什么事故都能及時處理掉,才能保證礦井的安全,減少我的負擔了,我也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創新發明了。難怪劉廣壇周圍有那么多徒弟,他靠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技術,已經在青年工人中形成了一個磁場。自2007年以來,已舉辦培訓班三十多期,培訓職工五百多人次。
白坪煤業公司準備機電班班長雷莉濤說:是劉師傅改變了我的命運,跟著他能學到真東西。2007年,我從米村礦調過來時,連圖紙都看不懂,是劉師傅手把手地教,讓我由不懂到懂再到熟練掌握。后來,在劉師傅的精心指導下,我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去年在集團公司技術比武中獲得三等獎。好師傅帶出了一個好團隊。 在劉廣壇的影響和帶動下,白坪煤業公司員工形成了學習、鉆研、創新之風。近年來,他們通過開展讀書學習和研究活動,共完成技術改造、小改小革項目156項,已經有五人獲得集團公司、礦科技進步三等獎,朱好超在礦電鉗工技術比武中獲得第二名。一批技術骨干走上了班組長、科隊長領導崗位。
人要懂得感恩,我的技術是在鄭煤學的,我要回報鄭煤,不能被金錢叼走
劉廣壇名氣大了,許多人找到他,許以科長、隊長,有一家地方煤礦甚至許諾讓他擔任管機電的副總,年薪幾十萬,但都被劉廣壇婉言謝絕了。
劉廣壇說:有時候,接到邀請,我也心動過,妻子也曾勸過我??墒俏蚁耄艘酶卸?,我的技術是在鄭煤學的,是鄭煤培養了我,是鄭煤給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我要回報鄭煤,哪能被金錢叼走?再說,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我要是當上官,整天忙于事務,哪還有時間進行發明創造?我為企業作出了貢獻,企業也沒有虧待我,每月發2000元的技術津貼,加上工資,一年拿七八萬,頂上科級干部的待遇了??粗业募夹g在安全生產中得到應用,為企業創造了一些經濟價值和安全價值,受到領導和工友們的尊重,我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你說,人還圖啥呢?
多么樸實的語言,多么崇高的境界。這就是劉廣壇的人生觀和幸福觀。啊,感情之樹永遠扎根在培育他的土地上,并不全靠“錢水”澆灌!
采訪結束的時候,在機聲隆隆的11191綜采工作面,我凝視著劉廣壇忙碌的身影,我在想,二十多年來,他何以在機聲隆隆、煤塵飛揚的工作面不辭辛苦、奔波忙碌?何以對技術革新苦苦鉆研,樂此不疲?那是出于對企業的熱愛,對企業的感恩之情。這就是我們普普通通的礦工啊,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默默無聞的為企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建設美麗礦山、富裕礦山,不正需要一大批這樣的技術工人嗎?建設中原經濟區呼喚更多知識型礦工、呼喚勇于創新的藍領職工!劉廣壇的成才之路為千千萬萬工作在生產一線的廣大工人樹立了榜樣。
李慶偉:男,1963年出生,河南沈丘人。曾在《詩刊》《陽光》《花溪》《百花園》《小小說月刊》等文學雜志發表小說、詩歌、散文數十篇。小說《探親》獲全國職工文學大賽二等獎,散文《母親的情書》獲第二屆老舍散文獎,報告文學《舞在浪尖上的舵手》獲《中國作家》雜志社舉辦的“新世紀報告文學大賽”三等獎等。系中國煤礦作家協會、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F在鄭煤集團黨委宣傳部工作,《中國煤炭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