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強,陳李君
摘 要:2012年11月網絡上爆發了轟動全國的雷政富事件,最早的爆料來自朱瑞峰的“人民監督網”,于是民間輿論監督網站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發展情況,思考了這些網站存在的困境與問題,例如敲詐勒索、被仇家報復、被政府封殺等。最后認為,隨著中國政治的開放和傳播科技的進步,網絡輿論監督將會發展的更好。
關鍵詞:輿論監督網站;公民社會;微博;公共領域
中圖分類號:C91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6-0048-02
一、研究緣起
2012年11月20日, 黨的十八大剛剛結束,網絡上便爆發了轟動全國的雷政富事件。最早的爆料來自“人民監督網”,隨后被紀許光發上微博引起網友瘋狂轉發。但是在百度搜索“人民監督網”,顯示的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而它的網頁http://www.jdwsy.com仍然可以打開。人民監督網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網站?它為什么被百度封殺?隨后筆者在2012年底的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研討會上還見到了人民監督網的朱瑞峰本人,與之交談后對民間輿論監督網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從李新德2003年創辦“中國輿論監督網”算起,中國的民間輿論監督網站到現在已經有十年歷史了。在這十年里,民間輿論監督網站有過很多打倒貪官污吏的光榮,也有各種被指責“敲詐勒索”的恥辱,幾乎所有的民間輿論監督網站都曾有過被封殺的經歷。本文主要思考了這些網站存在的困境與希望,以及在未來如何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二、文獻綜述
關于我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研究的論文較少,在CNKI中國知網上搜索“輿論監督網站”只有四篇結果,搜索“民間輿論監督網站”只有三篇結果,可見相關的研究還很少。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廣泛關注。
華中科技大學傳播學院博士蔣玉生(2007)在《中國輿論監督網站的調查與思考》中介紹了李新德的中國輿論監督網進行監督的幾個重要事件。另外有劉小利的碩士論文《我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現狀與前瞻》(2009),山東大學研究生周亦楣的《獨立調查人,網絡輿論監督的新生力量》(2008)等論文。這些論文分析了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現狀和困境,但是不夠深入,例如對這些網站的站長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缺乏深入研究。另外隨著微博時代的到來,網絡監督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這都是本文將論及的問題。
除了以上論文,還有一些網站創辦人的文章也成為了研究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發展歷史的主要資料,如葛樹春已經公開出版的《民間維權人手記》(2011);李新德《新年獻詞:涕淚交流中奮勇前行》(2010);魯寧平的《網絡監督:幾家歡喜幾家愁?》(2012)等。由于作者是事件親歷者,這些文章與一些學術論文相比信息量更大。
三、中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介紹
從李新德2003年創辦“中國輿論監督網”算起,中國的民間輿論監督網站到現在已經有10年歷史了。筆者認為在維護社會正義、揭發腐敗等方面這些網站起到了市民社會的作用。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是國家和家庭之間的一個中介性社團領域,這一領域由同國家相分離的組織所占據,這些組織在同國家的關系上享有自主權,并由社會成員自愿結合(結社)而形成以保護他們的利益或增進他們的價值[1]。目前我國出名的民間輿論監督網站主要有:
1.李新德:中國輿論監督網。李新德文化水平不高,據說因為幼時家貧只上小學五年級。李新德2003年10月創辦中國輿論監督網,2004年6月首發“下跪副市長丑行錄”一文嶄露頭角,從而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后來朱瑞峰成立的“人民監督網”和魯寧平的“中國百姓喉舌網”等都是受李新德的啟發,“中國輿論監督網”可以說是中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的鼻祖。中國輿論監督網成立以來多次遭到封殺,從http://www.yuluncn.com/起換過很多網址,現在能登陸的是http://www.555555.in/。
2.朱瑞峰:人民監督網簡介。人民監督網由朱瑞峰創辦于2006年6月,人民監督網成立以來,揭露了各地眾多貪腐大案。10多名部級、廳局級高官,近百名處級、科級腐敗官員被黨紀處分、免職、撤職或送進監獄。人民監督網創辦以來遭受過多次封殺,網址域名也從原來的www.rmjdw.com換成了現在的http://www.jdwsy.com。
3.魯寧平:中國百姓喉舌網。中國百姓喉舌網( http://www.cnbxw.net/)由魯寧平創建于2004年11月15日,屬國內較早崛起且堅持至今的民間個人網站。魯寧平,原名林玉,中共黨員,1988年畢業于山東省經濟計劃學校。從事民間輿論監督工作以來,魯寧平先后關注了山東汶上大姑娘上環、山東濟寧百貨大樓罷工等事件。同時筆者注意到,網絡上攻擊魯寧平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數可能是仇家造謠誹謗。
4.徐祥:中國名記調查在線。徐祥的中國名記調查在線只更新到09年,首頁還是一篇批評李新德的文章。徐祥后來和李新德、魯寧平等人關系破裂,發表了多篇攻擊此二人的文章,這些文章大大的損害了民間維權人士的聲譽。
中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還有很多,如姜煥文的中國民間舉報網,葛樹春的中國反腐維權網,石野的石野焦點網,李鳴的“中國維權服務網”、紀曉瀾“人民維權網”等等,的這里不再一一列舉。這些網站的普遍特點是經常被封殺、換網址,可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現狀并不是很樂觀。
四、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困境
(一)被指控敲詐勒索
在一些傳統媒體記者的眼中,民間反腐網站幾乎是“敲詐勒索”的同義詞,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經常容易被指控敲詐勒索被監督者。當然,貪官被揭發時他們第一時間肯定會反咬一口,而另一方面,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準入門檻很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可能確實也有一些害群之馬。
(二)被監督者打擊報復
民間輿論監督網站打擊了眾多的貪官,必然會與之結仇,從而遭受打擊報復。網絡上存在很多對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批評文章,很可能也都是仇家雇傭網絡水軍所作。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經常被封殺,很多時候也是貪官利用權力動用各種關系做到的。更有甚者,民間監督人員的人身安全也會受到威脅。朱瑞峰就親口對筆者說,因為遭到被監督者打擊報復,網站被封和綁架等事件時有發生,2011年廊坊警察進京抓記者事件就是一個著名案例。
(三)民間輿論監督網站內亂
最初筆者認為,網絡上很多針對民間輿論監督人士的批評文章是一些腐敗官員雇傭網絡水軍為之,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很多是這個圈子的人自己互相攻擊。本應該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卻出現了令人遺憾的內亂。徐祥其人在前一章已經有過詳細介紹,他本人也是一個著名的民間輿論監督人士。在徐祥中國名記在線的首頁上,是一篇《李新德因騙婚玩弄女子感情被北京警察傳喚》。另外,徐祥還著有多篇攻擊魯寧平的文章,如《揭開“中國百姓喉舌網”美麗外衣——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維權斗士”魯寧平》。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并且由于相當一部分網絡輿論監督人士文化水平不高,使得這個圈子有濃厚的江湖氣息,多數人有股“俠氣”,甚至于經常一言不合就口誅筆伐。早年徐祥和朱新民、李新德、魯寧平的恩怨就嚴重損害了民間輿論監督者的形象。這種內亂造成的損傷,可能比貪官們雇傭網絡水軍發文造謠的損害更大。在雷政富事件中,或許由于爭功的緣故,朱瑞峰和紀許光又開始顯露出些許矛盾。但可喜的是隨后這種苗頭得到制止,在后來朱瑞峰被警察圍堵在家時紀許光還曾發微博呼吁救援。
(四)與政府關系緊張
前面說過,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站長們一般都文化水平不高,經濟狀況一般,很有“水滸傳”里“替天行道”的感覺。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的站長們一個個頗似綠林好漢,自古以來這類人與官府的關系就比較緊張。民間輿論監督網站經常遭到封殺,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政府的壓力。
另外,國外一些媒體經常借助中國民間維權人士的報道來攻擊中國政府,使得政府有所不滿。這次雷政富案,朱瑞峰就接受了美國之音、德國之聲、洛杉磯時報等很多海外媒體的采訪,這可能會引起政府的警惕。當然,海外知名媒體的采訪對擴大事件的影響和保護監督網站站長人身安全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在接受采訪時也應注意不要把中國說的過于黑暗,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
民間監督網站要想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我們政府當然知道反腐的重要性,也是愿意反腐的,但是如果因為反腐造成社會動蕩,那當然是不允許的。民間網站和政府的關系非常微妙,民間監督網站的站長們需要注意處理好政府的關系,政府也要多保護民間輿論監督網站不被封殺,多給予這些民間維權人士一些獎勵。
五、結論與展望
胡舒立女士認為:在影響新聞進步的各種因素中,正是技術進步這個因素起到了最重大的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新媒體對中國新聞業的改變,對中國新聞人的影響,是本質性和革命性的。互聯網加微博,已經完全改變了中國新聞業的版圖,成為中國新聞的主要傳播場[2]。陳衛星教授指出:微博時代的傳播特點是每個網民都可能參與公共話題,表達對社會環境的興趣、了解和關注,從而使得被關注的事件在虛擬空間中因為被放大而重新定義,滋生出推動事物變化和社會變遷的動力[3]。這次的雷政富案,如果沒有微博,光憑人民監督網的舉報是很難在網民中迅速傳開的。
2011年,印度“我行賄了”網站躥紅后,我國也出現了大量類似的網站。但因為這些網站全是網民自發在上面爆料,沒有專人去做調查,所以最后絕大多數都失敗了。這就好像雖然WEB2.0時代的全民記者不能取代職業深度調查記者一樣。我國民間輿論監督網站有李新德、朱瑞峰等人執著的在做調查,在揭發貪官腐敗的問題上起到了政府和普通網民難以起到的作用。在未來希望有更多的民間維權人士參與到網絡輿論監督當中過來,當然,他們應該吸取一些經驗教訓,例如處理好自己“戰友”之間的關系,以及和政府的關系,并且充分利用微博這個平臺,例如葛樹春已經有17萬粉絲。
民間輿論監督網站從2003年誕生算起到現在已經有十年的歷史,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明顯的問題,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十八大后中國政治改革的推進,相信民間輿論監督網站能夠更好的起到Watchdog(媒體看門狗)的作用,前景還是很美好的。
參考文獻:
[1] 展江.新世紀的輿論監督[J].青年記者,2007(6).
[2] 胡舒立.新媒體、新聞業和新聞人[R].2012騰訊網媒體高峰論壇演講,2012.
[3] 陳衛星.微博時代的媒體圍觀[J].今傳媒,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