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冰
北京鴻順園社區服務大廳墻上2009年第7屆居委會選舉結果的紅榜還未揭去,進出的新委員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掩蓋不住的喜悅。
“閨女,我來看看你們,新起點、新氣象啊!工作步入正軌了吧?”老人家頭戴一頂過了時的、乳白色布制涼帽;穿一件中式挽扣對襟白布衫,黑色的褲子抖擻寬松;一雙千層底的藏青布鞋,配著白色線襪,整個人顯得干凈利落。
能讓老百姓說聲“行”,就不易
之前也聽說過關于高永來老人的一些故事:他于1964年參加工作并于同年入黨,曾任房山區長溝大公社、石門鄉、趙各莊鄉團委書記,團縣委副書記,班各莊鄉、南窯鄉、岳各莊鄉、坨里等鄉的鄉長、書記。在就職期間,他曾獲市、區大小獎項、榮譽無數,積累了大量豐富寶貴的基層工作經驗。
我既然選擇在基層工作,就要想辦法盡快融入社區這個大家庭中。借力開展工作,不得不承認是一種好的途徑。借用高老曾經有過的種種頭銜,加上他在社區已有的知名度,作為社區調解委員會主任的我,利用手中的“小小職權”,把老人家吸納到了民事調解委員會中來,擔起了社區民事調解員的工作。
“西區小公園的便道上,鋪的花磚是單排的,沒有這種鋪法啊!居民們反映大啦,那兒的道兒是有去無回的,得找物業給咱修修。”
“東區的配電室就沒有利用過,供暖管道怎么個改法?不能讓老百姓總是受凍吧!總這樣下去,住樓房跟住平房還有什么區別?人家可都繳了供暖費的。咱們調委會得發揮作用向上反映,尋求政策支持。”
調委會例會上,高老又強調:鴻順園社區的生活飲用水問題年頭太長啦,是居民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事兒。什么時候能喝上市政水,別再飲深井水了,這可是民生中的大問題,我得找市政水務公司去說道說道。雖說咱這地界由兩個政府部門管轄,但總得有人管吧!”
用高老的話說,居委會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為老百姓解決難事兒的嗎?別談什么價值,實事實辦,能讓老百姓說聲“行”,就不易!
3年下來,社區建設得有聲有色,人氣兒十足。新建的兩個150平方米的自行車棚讓居民們嘖嘖稱道;中心公園內水池中的觀賞魚,為孩子們提供了玩耍的景觀;只要是盛夏季節紫丁香花一開,閑下來的女人們就有了集結在一起高談闊論的理由,以至于推遲了回家做午飯的腳步。
100棵愛心樹
2012年,鴻順園第一次調委會議上,老人家又拋出了一句話:我原來所在的單位每年植樹節都有活動,咱們社區有沒有想法呀?
“大爺,咱可是調委會,是解決問題的,社區建設問題不是咱的職權范圍呀!”
“不對,我首先是居民,然后才是調解員,我的需求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社區居民的需求。只要是對社區居民有利,這就是職責范圍。”
“每年的3月是全民植樹月,這個提議很好。這樣,您容我上報領導,策劃一下再議。”我回答。
鴻順園社區情況比較特殊,居委會基層管理工作由拱辰街道直接管轄,而社區土地開發、使用權又歸良鄉鎮所有。從某種程度上講,體制遺留下的問題對社區發展有一定的制約性。假如開展一次植樹活動,我們需考慮的問題很多:種苗的來源在哪兒?經費由哪兒出?即便有種苗,往哪兒栽?
其實有些時候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只要有可切入的點,就沒有開不通的路。利用植樹活動,爭取樹種資源,既節約了物業的購物支出,又可以美化社區環境,用地不用愁,物業公司也高興,何樂而不為!
2012年3月29日,鴻順園社區的150名志愿者在自己的家園揮鍬培土,種下了我們向區義務植樹指揮中心爭取來的100棵樹苗。物業公司積極配合,騰選種植區域,社區最大的一處居民活動廣場因此煥發了生機。活動前前后后,居民連喝一瓶礦泉水的要求都沒有,反映出乎意料地好。他們稱這100棵樹是愛心樹、希望樹,并紛紛主動認領養護。活動廣場從此名副其實地成為社區居民心目中的“共同家園”。
這次植樹活動,高老是出外“化緣”的主力。第一次去云居寺“化緣”種苗,是由社區主任和我陪同老人家一起去的。午飯間閑聊,大家談到居委會工作如何更好地開展時,老人家“貢獻”了三句話:
“班子要團結,凝心力量大。我每到一處上任只講三句關于‘走的話:一是服從分配,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組織上調我走;二是我的工作能力不如大家,我自動走;三是能力不及我且干擾我工作的,那么你走。因為一個組織、一個集體、一個團隊需要向心力和凝聚力。
“處事講原則,靈活要方法。原則不能不講,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學會向靈活要方法。
“責任敢擔當,干部百姓夸。為百姓分憂解難沒有退卻的任何理由,也不可謀求自保。百姓的事無小事。”
2012年3月,也就是植樹活動前期策劃期間,老人家剛做完第三次腦血管支架手術。出院不到兩個月,兩會安保工作開始,他二話沒說就自動上崗了。天寒地凍,風似刀刃刮得人臉生疼。盡管如此,半個月工作期間,高老準時準點毫不懈怠,直至堅守到兩會結束。
植樹活動總結表彰會上,鴻順園社區的35位居民代表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這位愛心活動的發起者、資源的籌措者,這位身體力行構筑和諧家園的榮譽居民——高永來老人。
老人家用微顫的雙手接過寫有“永系民心揮余熱,彰顯厚德福壽來”的大紅錦旗。首尾呼應的“永來”一詞,是我有意為之,更凝結著社區廣大居民對老人深深的愛戴。高老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我得過這個獎那個獎的,只有這個榮譽最貴重,謝謝大家!我做得還不夠,我將貢獻所有余熱繼續服務于人民。”
私下間,問及高老終生信奉的格言是什么?老人家深吸一口夾在指間的香煙,慢慢吞吐,那被熏黃了的手指分明在抖。“我的人生標尺,就是以入黨誓詞為準,一生講奉獻、做好事,終生獻身于革命。”
(編輯·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