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
和孩子在一起,大人不能讓孩子看不起。
女兒最近喜歡上了一款老游戲丟沙包,每天都要和小朋友們在樓下瘋玩一通。
這天,女兒又和小伙伴們一起分兩幫丟沙包,我在旁邊看熱鬧。
忽然,一個小朋友用力過猛,把沙包扔到了樹杈上。
沙包上了樹,小朋友們個個都傻了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女兒一眼看到我,立即有了主意:“爸爸,你爬上樹,把我們的沙包取下來吧。”
“我,我……”我可不敢答應女兒的要求,因為我恐高,從來沒有爬過樹。
“爸爸,你不敢爬樹嗎?”女兒似乎看出了我的膽怯。
不敢,我真的不敢爬樹,可我能表現出來嗎?不能!這棵樹我必須爬。雖然我害怕爬樹,但我更怕女兒認為我膽小如鼠。如果此時我表現得膽怯無能,那么我將無法在女兒的心目中樹立起偉岸的爸爸形象——爸爸膽小如鼠,將是孩子的心靈災難。
“我,我當然敢爬樹了。你們等著,我這就爬到樹上,把你們的沙包給取下來。”我表現得無比勇敢,沖孩子們喊。
聽說我要爬樹取沙包,女兒眼中的懷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敬意的期待。
樹不是很粗,也并不很高,樹干上還有些突出的“腳蹬”。我兩手摟住樹干,踩著這些“腳蹬”,慢慢地向上爬,恐高的心態(tài),讓我膽戰(zhàn)心驚,但我還是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懦弱,在心里警告自己:別怕,別讓女兒把你當成膽小鬼。
終于接近了沙包,我一伸手,把沙包夠了下來。沙包落在地上的一剎那,小朋友們發(fā)出了歡呼聲:“噢,取下來了,取下來了!”
女兒也在樹下喊:“爸爸,你真棒。”
我在樹干上,擦擦額頭上驚嚇出來的汗水,向女兒打了個“OK”的手勢——我沒有讓女兒失望,我是勇敢的。
當爸爸成為孩子心中勇敢的榜樣時,孩子才能學會不畏艱難。因此在困難面前,爸爸應勇敢起來,別讓孩子看不起。
周末不想做飯,我們一家人去飯館吃。
一人一碗稀飯,再來幾個煎包,我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女兒吃著吃著,只聽“咯噔”一聲響,停住了,然后吐出一口還沒嚼好的粥,說:“有沙子。”
我生氣了,說:“飯里怎么能有沙子?我找他們理論去。”說著站了起來。女兒卻一把拉住我說:“爸爸,沒事,別跟人家吵架。”
“不行,得吵——硌壞了我女兒的牙可是大事。”我說。
“沒硌壞,你看,我的牙好好的。”說著,女兒把潔白的小虎牙露了出來,給了我一個開心的笑。一看女兒的樣子,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心胸太狹窄——因為這點小事就跟人家吵架,不是太沒涵養(yǎng)了嗎?一個沒涵養(yǎng)的爸爸,孩子怎么會看得起呢?
我怕女兒看不起,立即打消了找店老板吵架的念頭,坐下來,學著女兒的樣子露出了寬容的微笑。
吃完飯,女兒提議去逛超市,到了才發(fā)現,超市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女兒好奇,拉著我去問人家排隊做什么。排隊的人說,超市搞促銷,排隊可以領取一包飲料。我一聽,說:“不領白不領,咱們也排隊。”說著,拉起女兒的小手站到了隊伍里。可轉念一想,這隊不能排——不就是一包小小的飲料嘛,見了這點兒“小便宜”就被商家牽著鼻子去排隊,顯得也太愛占小便宜了,弄不好會讓女兒看不起。于是我問女兒:“你同意我們排隊領飲料嗎?”女兒果真十分干脆地答:“不要,我們是來逛超市的,不是來領飲料的,再說我們家里有飲料。”
我一陣慶幸,對女兒說:“爸爸跟你想的一樣,我們應該經得起這種蠅頭小利的誘惑,否則,就是貪心,會讓別人看不起。”其實在我心里,更怕被女兒看不起。我不愿讓女兒覺得我是個貪心的、愛占小便宜的爸爸。
人們常用不拘小節(jié)來贊美一個人,但我覺得,跟孩子在一起時,家長不能不拘小節(jié),因為孩子的心靈空間能夠裝下的,恰恰是這些小節(jié)——拘小節(jié),積大義,別讓孩子看不起,這樣父母的言行才能成為孩子心田里良好品行的種子。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