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治
一個作品打動我的因素有很多,以產品設計師的作品為例,也許是因為他在機械上的一個巧妙設計,解決了一個特別大的問題,或者讓產品的使用更快捷更方便,那它就打動我了,這個完全是理性的,科技層面的。相反地,也許他的設計讓產品變得不好用了,但是這背后的深刻意義是什么呢?是通過創造一個有趣的狀態,或者創造一個使用的可能性,來挑釁平庸的生活,這種幽默感也是可以打動我的。
所以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非常好,它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就是讓更多人關注設計,關注中國創造。
“中國創造”的說法不新,但是它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一直說Made in China,并且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看待它,因為它解決了很多問題,比如就業率、出口,也帶來了很多收益。但是現在Made in China已經變得相對消極了,因為它的背后其實是一個國家的粗放的制造,它在某種狀態下代表了一種粗糙,代表了某種不惜以毀壞自然環境的代價來攫取微小的利益。
為什么一些西方國家、好的經濟體已經不再進行制造了,但它依然保持著經濟活性,依然在前進?因為他們把核心的知識價值牢牢地握在手里。比如蘋果沒有一臺手機是在美國制造的,但是蘋果公司還是保證了自己的最大化利益。這其實就是創造的價值。創造要先于制造的,如果沒有創造,也就不需要制造了。所以我覺得“中國創造”是一定會發展的,一個正在前進的國家一定會把創造作為更長遠的目標來實現。所以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以推動“中國創造”為宗旨,順應了時代發展,我覺得非常好。
中國創造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指中國的設計師,他們已經在為“中國創造”創造了,在國際范圍實現價值。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工作如何讓所有消費他們的人看到,讓大家了解他們背后一些有趣的事情。我覺得特別需要這么一個平臺:為大家選出榜樣,然后再通過這些榜樣,使其他人了解這個人群。
總體來說,中國藝術和設計的整體水平還需要很大提高。我很感謝有奧迪這樣的公司,舉辦這個大獎來推動中國藝術和設計的發展。奧迪是一個非常重視設計,有豐富設計資源的品牌,它有著世界最前沿的設計師和設計理念,它的每一輛車都像是一件藝術品。在這種豐富的資源下,它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去宣傳自己的理念,去回饋社會,實現社會責任。
“融匯東西的未來創造”是本屆大獎的主題,我認為這是一個相對恰切的提法。文化和文化品格不是針鋒相對的,不是說東風壓倒西風,不是說我非要樹立一個中國模式來統治全世界。我不反對拿地區差異做一些東西,但是文化融合是大的趨勢,是根本性的東西。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建筑設計,有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國際主義風格。設計師的一個根本特征就是希望做一個積極的文化融合,希望做出來的東西是超越種族,超越地區的。
通過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原來設計是能給世界帶來價值的。比如奧迪的車為什么在中國的保有量這么大,我認為同級別的車在舒適性上的差距很小,選擇奧迪其實就是選擇了它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