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改革
任何改革的過程都是各種力量、利益的復雜博弈,能夠實現多少實則取決于正能量與負能量的消長。目前阻礙中國改革的藩籬主要有三個方面:意識形態阻力、既得利益阻礙和官僚主義慣性,其中破除既得利益尤為艱難。回顧過去十年,失敗的改革為數不少。當然,《決定》改革內容要100%得到落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只落實50%,中國也很有希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關鍵詞:增長
憑心而論,后危機時期“新常態”的基礎情景一直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將不及2008年前的繁榮期。對主要發達經濟體來說,五年前的金融危機標志著債務融資國內消費長時期的終結,這一時期的基礎是來自不可持續的資產價格高估的財富效應。因此,危機導致了中國的出口拉動經濟模式萎靡不振,出口拉動模式有助于提振商品價格,而商品價格的上升反過來刺激了商品出口發展中國家的GDP增長。
關鍵詞:寬松
歐洲央行近期降低了利率并發出擴大寬松的跡象。目前有足夠理由支持上述舉措:歐元區的通脹率一直在大幅降低,如今明顯達不到歐洲央行的接近但低于2%的中期目標水平。現在有兩種重振經濟、進而將通脹率提高至目標水平的貨幣政策正在被討論。其中一個是量化寬松,該措施可通過購買政府或企業債券實現。但通常情況下,量化寬松政策的效果通常被高估,而且,由于這種政策扭曲投資決策,它往往還會帶來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