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
對后市走勢相對樂觀
博時基金表示,下一階段比較看好的行業板塊主要是可選消費品,其中包括家電、汽車、紡織服裝等。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在經濟回升的情況下,可選消費品將有望隨經濟景氣度好轉,此類行業邊際需求會有明顯的改善;其次是上述行業多數企業均為國企,將有望受益于此輪的國企改革;其三是這類行業的龍頭公司回報率長期可以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且此類行業很多股票目前估值仍然較低。基于以上三點來看,下一階段可選消費品行業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嘉實基金:
重視周期性行情
嘉實基金表示,從宏觀層面看應關注周期和結構。2013年與2003年相比,同樣是換屆年、股市政策、風格表現等存在相似之處,但是中國在全球蛋糕劃分中潛力降低,這是因為人民幣升值、勞動成本壓力增加等因素造成,所以整體沒有2003年那么好。盡管中國經濟進入減速期,但是在這種環境下,股市仍存在機會。過去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獲益最大的是資本,例如房地產。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的“漂亮50”就是在經濟減速背景下產生的,可見經濟下臺階還有很多股票會表現很好。
華商基金:
關注由成長轉到價值
華商基金認為,IPO開閘對股市而言無疑是好事,它會使中長期市場體系更加有序和完備,對市場的影響也是正面的,除了實質性改革舉措給股市帶來的長期利好外,也應該更關心其明年的影響。總體來看,明年市場和今年并不會有太大區別,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偏震蕩格局,對投資者而言,仍需側重板塊和個股的選擇。每個公司都有價值和成長兩個維度,如果說,今年人們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成長”上,即概念和估值;那么,明年關注的重點將向“價值”轉移,即實際的經營和業績情況。
交銀施羅德:
機會是跌出來的
交銀施羅德認為,11月底證監會出臺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導致12月開盤大跌,尤其是創業板指數創單日最大跌幅,大量個股跌停。新股開閘可能并不改變市場自身運行規律,超跌也可能將給市場帶來機會。12月主要為明年布局。目前市場對明年看法分歧很大。我們認為,明年開年或將在謹慎中前行,12月的布局也將是謹慎的,所以市場的適度回調或將有利于部分成長股的布局。在行業選擇和個股選擇方面,可以重點關注醫藥、TMT、環保和其他自下而上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