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伙鑄
恒盈投資旗下韓俊剛管理的產品“長安信托-恒盈復利增長1號”截止11月1日,今年以來收益率高達50.82%,在股票型私募中排第十二名。記者專訪了深圳市恒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總監韓俊剛。
三中全會系列決定對股市構成重大利好
記者:您認為三中全會關于改革的決定會給哪些領域帶來投資機會?
韓俊剛:大的方向來看,首先是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相關概念安防、軍工和航母等,當然最終還是要結合估值去看,有些個股漲幅太大還是要謹慎;其次是國企改革,整個大的決定涉及到60個方面,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然后國企改革又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如果不把土地和國企改革解決好,經濟體制改革很難成功。軍工其實也屬于國企改革,上海也有一些國企背景下的相關公司資產整合和重組的預期還是非常強烈;另外一些細分領域比如土地改革、二胎制度、民營銀行、民營醫院、民營金融和各區域的自貿機會等,土地改革中央反復強調是受益于農民,相關的標的還要仔細去尋找。
總體來看,《決定》全文對證券市場是重大利好,后面可根據逐一公布的細則去挖掘投資機會。
記者:對于土地流轉、金改、養老等一系列的舉措您是怎么解讀的?
韓俊剛:土地流轉有幾點,第一就是城市里面的工業用地流轉,我們看到有些相關公司表現比較好;第二就是農村集體土地的流轉。但具體方案還沒出來,所以現在還不好去評價,但總體是本著有利于增加農村財產性收入這樣一個原則,農民才是最大受益者,未來我們會根據它的具體細則去研究。
金改、養老等作為概念操作的話具體還是要回到基本面,概念炒作是來得快去得也猛,最終會不會給公司帶來確實的業績和長期的增長,如果沒有那也不行,這是一個長期的動態跟蹤過程。
未來三大投資方向:改革、轉型、低估值修復
記者:您認為未來投資的方向在哪里?
韓俊剛:我覺得方向很重要,我們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三方面:第一就是改革受益的板塊;第二就是經濟轉型帶來的真正成長的公司;第三就是低估值藍籌的估值修復。
我們唯一不看好的就是受到國家打壓的這種腐敗消費行業,這種持續受制于環境、壓力改善、資本開出的這樣一些公司。
記者:茅臺現在被大家當成了反腐的旗幟,您對茅臺未來怎么看?或者說您對白酒行業未來怎么看?
韓俊剛:白酒現在下跌空間也不大了,白酒下跌有很大一個原因是過去的產能釋放太大,造成供需失衡,未來白酒行業里面一些受益于老百姓自發消費的公司最終會走出來。因為白酒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很難一下就被消滅,這種需求還是很旺盛的,估值的壓力在某一個時間段會被打破,再過于看空白酒其實也不太理智,所以茅臺未來也不能看空,也有機會。
經濟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
記者:中國未來的經濟形勢您怎么看?
韓俊剛:第一、中國經濟會從高速增長步入到中速增長,未來中速增長會形成常態,因為經濟高速增長對環境和資源等各方面的影響比較大。
第二、經濟轉型可能會得到進一步深化,盡管過去若干年我們一直在喊轉型,實際上我們認為轉型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未來十年,隨著環保、信貸、政策等各方面的持續推動,我覺得經濟轉型會進一步成功。
第三、中國會更加向民生、大消費、環保、新興產業等去傾斜,未來這些成長行業里面一定會產生一些偉大的公司。
未來投資機會可能還是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巨大紅利。
尋找經濟轉型帶來的巨大政策紅利
記者:您剛才談到的向民生、大消費、環保、新興產業等大部分都是創業板里面的公司,今年來創業板已經漲了很多了,對于創業板未來的走勢您是怎么判斷?
韓俊剛:我是這樣認為的,不光是創業板,其實主板里面有很多公司也面臨轉型,其中也會有機會,比如主板里面某些公司生產的產品市場已經不太需要了,它可以轉型生產一些老百姓現在更加需要的新型產業方面的產品,生產一些跟群眾生活、消費升級相關的產品。
我們選擇公司不會特別關注它是主板還是創業板公司,我們只關注它核心優勢是什么。反而有些主板公司經營的東西跟創業板公司差不多,但估值卻只有創業板公司的三分之一,這些公司機會更大。像主板有些環保類公司,它主營的收入比創業板公司的還高,但估值只有創業板公司的一半,這明顯是不合理的,時間一長就會拉平。
創業板我們應該仔細去甄別,如果確實是高增長的公司未來一定還會有機會,但如果是一些沒有業績支撐的高估值公司,隨著注冊制的推行,我建議投資者謹慎對待。
市場最壞時候已經過去
記者:很多人也認為高利率是造成股市長期熊市的主要原因,但未來高利率的狀態還會持續,是不是表示股市就沒有機會?
韓俊剛:首先未來高利率趨勢很難再進一步上行,壓制股市的主要原因很難再變壞;其次不排除未來會出現“金融脫媒”的現象,如果證券市場出現好的機會,不排除部分資金想獲取更高收益而流入股市,我們現在居民儲蓄有幾十萬億,流一部分進入股市也是很嚇人的。所以我認為股市下行的風險不大,未來上行的空間還是值得期待。
記者:你們對未來行情怎么判斷?具體操作策略是怎么樣的?
韓俊剛:操作上先控制回撤,然后選擇相關板塊堅定看好。首先現在指數跟去年這個時候點位差不多,但是我們今年是經歷了一年的盈利增長,上市公司盈利并沒有下滑,說明我們現在是低估了,明年至少有15%以上的增長,這個位置再往下的可能性非常小;其次非流通股轉流通股的比例最痛苦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可能到明年底就進入了全流通時代,這樣新增的壓力就會減少,只要資金的平衡一旦被打破,那股市上行的概率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