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新



《環球飛行》:很多人把私人飛機定義為奢侈品,但業內人士更愿意將私人飛機定義為交通工具的一種,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吳景奎(賽斯納北亞區銷售及市場發展副總裁、亞洲公務機協會副主席):什么是奢侈品,目前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從經濟學上講,它有自己的定義,從公眾心理上有自己的定位,大家感覺奢侈品一方面是非常昂貴的,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奢侈品有一定的稀缺性,奢侈品的無形價值和有形價值是成量級的。從公務機來講,它是一個交通工具,而且是一個商業工具,它不具有稀缺性,實際上競爭還很激烈,所以很大程度上看公務機不應該是奢侈品。說公務機售價貴,那是相對的。對于一般公眾而言,他的工作和生活不需要公務機,而且收入達不到購買要求,那就沒有必要考慮,但對于部門企業高管或者政府高官而言,每分鐘都可能值幾十萬美元,工作效率、私密性、安全性已經成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這種情況就滿足了公務機的基本屬性。所以我們也更樂意將私人飛機定義為交通工具而不是奢侈品。
《環球飛行》:通用飛機一直是賽斯納主推的項目,能不能簡單介紹下公司的通用飛機在中國的市場情況?
吳景奎:通用飛機目前在國內來講,我們做得還不錯。這歸功于賽斯納產品的優越性、安全行、牢靠性和低成本的特點。另外我們的服務體系比較完善,在國內有賽斯納的授權服務中心,我們的服務工程師24小時待命。目前我們的客戶集中在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的通用航空企業,飛機主要用于航拍、航測、遙感、救援、農林牧作業飛行等。另外,國家在推進的短途航空運輸,也叫通勤航空,比如我們的“凱旋”,可以坐9~12人,對于航空公司不能夠飛的航線,在二、三類甚至四類地區,可以做一個補充,使公眾享受到航空的便捷性,在特殊情況下還可配合國家要求展開應急救援。基于此,我們去年決定和中航工業合作在石家莊合資生產這款飛機,預計6月份就會下線。
《環球飛行》:有消息稱國家有關部門要開始征收私人飛機消費稅,您怎么看?
吳景奎:現在國內遇到的問題是,大家沒有搞清楚買飛機的用途。往往買的飛機和實際上的作業任務有70%~80%不相符,這在成熟的市場被認為是不理性的行為。正因為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國家有關部委在考慮收取消費稅,也叫奢侈品稅。從賽斯納以及我所任職的幾個協會的角度,我們正積極地做政府工作,同時也希望廠商、媒體和業內人士一起來呼吁政府對這方面要審慎研究。對于消費者來說,也要多學習,讓行業發揮它的本質,這樣才能讓行業健康發展。
消費稅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定理,即稅率高并不意味著收的稅就多。因為稅率過高的話,大家會覺得這個行業沒有必要介入,這樣就沒有經濟活動發生,自然就沒有稅可收。反之,如果稅率過低,國家收不上錢,也就沒有錢投入基礎設施的發展。所以關鍵是要找到平衡點,對于公務航空和通用航空而言,現在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已經占到20%多,已經很高,如果再增加,對這個行業會有毀滅性打擊。所以站在亞洲公務機協會負責人以及美國商會航空航天委員會的角度,我呼吁社會方方面面審慎對待私人飛機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