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齊垚

摘 要:伴隨現代戰爭的發展,女軍人在海軍艦艇上服役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海軍的普遍做法。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艦艇上女軍人服役的現狀,以及女軍人上艦服役的作用和意義,針對女軍人特點在艙室設計和衛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幾點考慮。
關鍵詞:女軍人;艦艇服役;艙室設計;衛勤保障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of female soldiers serving on the naval vessel
LI Qiyao
( The Military Commissary Department in No.427 Manufactory in Guangzhou.Guangzhou 510715 )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ars, we found that women serve on the naval vessel as common. In the paper, we try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emale soldiers serving on the naval vessel,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m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in the cabin layout and medical support, etc.
Key words: female soldiers; serving on the naval vessel; cabin layout; medical support
1 前言
由于現代化戰爭中戰場自動化水平日益提高,不僅減少了前線戰斗人員的數量,轉而需要更多的高技術技能人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戰斗人員體力的要求,增加了對知識和技能的依賴性。對于科技含量更高、技術要求更多的海軍更是如此,特別是在自動化程度高、高科技集成的海軍艦艇上體現的更加明顯,而這些都為女性進入海軍提供了機會。
2 國內外艦艇女軍人服役現狀
環顧世界海軍強國,目前已經有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挪威和瑞典等十多個國家的海軍艦艇部署了女軍人。可見,部署女軍人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海軍的普遍做法。女性官兵到水面艦艇上服役在許多歐美國家海軍已有了較長時間,早在2000年美國海軍中所有允許女軍人服役的戰斗艦艇上都已有女軍人服役,并出現了指揮兩棲攻擊艦的女艦長。而挪威是世界上率先允許女軍人上潛艇服役的國家,早在1995年挪威已有一名女性潛艇指揮官。2012年末,美國海軍首批女軍官也正式進入戰略核潛艇服役。美軍正在考慮下一步對新一代核動力潛艇進行改造,專門建造女軍人艙室,為將來派遣女性士兵上艇服役做好準備。值得一提的是,老牌海軍強國西班牙早在“加西里亞”級突擊登陸艦上設置了多達30%的女軍人艙室。
我國早在90年代就已有女軍人隨艦短期工作的探索和經驗, 1991年我海軍首次派遣17名女軍人隨艦到南沙巡診,開創了我人民海軍女軍人隨艦執行任務的先河。在非戰爭軍事任務和對外交往日趨增多的今天,女軍人一直活躍在我海軍隊伍中。在2002年中國海軍首次環球航行、2010年 “和諧使命-2010”醫療服務等一系列重大非軍事行動中都有女軍人的身影,她們參與到了醫療、翻譯和文化宣傳等服務保障工作中。
與國外海軍直接派遣女性士兵到水面艦艇甚至潛艇服役相比,我國女軍人首次參與到艦艇上戰斗值班崗位是在近年的亞丁灣護航任務中,特別是在2010年的亞丁灣護航編隊中,海軍將14名女軍人臨時編入信號、雷達、操舵、帆纜等戰斗值班崗位。2011年11月,這14名女艦員全部以優秀成績通過理論和實操考核,真正意義上具備了遠洋獨立值更能力。
2012年,我國海軍首批27名全課目女艦員在北海艦隊訓練基地,以100%的合格率圓滿完成航海、報務、信號、艦務等9個艦艇專業考核。這標志著我人民海軍女艦員培訓走向正規化、體系化,為未來女性艦員在人民海軍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國已經在多艘現役主戰水面艦艇上部署了女軍人,為她們在海軍建設發揮更大作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的“中俄海上聯合軍演”中的英姿颯爽的中國女軍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海軍的良好形象。
圖1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上的女水兵
圖2 中國水面艦艇上的女艦員
3 女軍人上艦服役對海軍建設的作用及意義
由于女性性格中特有的細心、堅韌、敏感等特點以及相對男兵而言更好的聽音和辨波能力,使其在精密設備使用、聲納偵察以及雷達觀察等崗位,能夠發揮其特有的優勢。
另一方面,海軍作為一個國際化軍種,對外交往和非戰爭軍事行動日益增多,女性特有的魅力不但能夠發揮其特殊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也能激發男性官兵的工作熱情,調節長期艦艇工作給艦員帶來的負面情緒。女軍人上艦艇服役也增加了人民海軍的兵源選擇,對海軍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女軍人在戰斗艦艇服役作為人民海軍建設轉型整中的新事物,是軍隊建設科學發展成就的重要體現,也是我軍信息化建設成就和保障水平提升的縮影。
4 女軍人上艦服役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然而,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到女性艦員較男性艦員而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為敏感。早在部署女軍人上艦之初,國外就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其中1991-1993年英國在對男女艦員職業應激與疲勞研究表明,女性患精神性疾病的風險為25.2%,男性為20.6%。調查樣本中疲勞的發生概率女性為43%,明顯高于男性的31%;且25歲以下比較于25歲及其以上年齡的艦員更易發生疲勞[1,2]。
合理的管理是女軍人正常艦艇工作和生活的保障,而艦艇艙室布置和設施的配備是女軍人管理的基礎。在艦艇封閉的環境中,如何保障女軍人正常生活和工作,是艦艇設計建造和部隊管理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
4.1 艦艇艙室布置
保護女性官兵的隱私權,保證女軍人不受侵犯和騷擾是確保其安心服役的前提。而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林肯”號航母上就有20多名女軍人由于懷孕而不得不中途轉乘飛機返回國內。美國海軍其他幾十艘有女軍人服役的艦艇上,未婚女軍人懷孕的例子也是時有發生。對于此類問題,其他西方國家海軍也同樣是大傷腦筋,紛紛制定了各種嚴格的懲罰措施,但是效果甚微。
對艦員的管理和教育不善是這些問題的人為因素,而如何在艦艇的艙室布置上做文章,也是艦艇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不少國家的海軍已考慮在將有女軍人服役的艦艇上,設立女艦員獨立活動區域,其中美國海軍甚至考慮在下一代核動力潛艇上,劃出寶貴的空間作為女軍人專用艙室。
水面艦艇相對于潛艇而言,空間較為寬裕,亦可以考慮將女性艦員艙室布置在男性艦員較少通過的區域,設置雙通道,平時劃出其中一條為女性專用,戰時則視實際需要而定[3]。
4.2 居住艙室和衛生艙室的設施
居住艙室和衛生艙室作為艦員在艦艇上最主要的活動和休息區域,對于保證艦員的愉悅心情和充沛體力至關重要。
目前我國有女軍人服役的艦艇在這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例如在住艙床鋪安裝百葉拉簾,床頭設置放私人物品的小儲物盒,增大女軍人艙內務柜空間,并在其中增設小的儲物格,每個鋪位配備一盞可調式床頭燈等;在女艦員公用衛生艙室增添主要衛生潔具的配備,如淋浴器、蹲式大便器等。
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設計單位或者承制單位根據經驗或者艙室布局臨時發揮的做法。目前國內也缺少相應的標準規范,各個單位之間的做法都不相同,這種隨意性較強的做法明顯不利于海軍裝備的正規化建設。
海軍醫學研究所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基礎性的工作,該所提出的《女軍人專用衛生裝備配備標準》從醫學的角度研究了針對女艦員的衛生裝備配備,為我國海軍女水兵部署提供了專業理論支撐,可以作為艦艇女性專用衛生艙室裝備配備的參考標準,較快制定相關的標準規范。
4.3 醫療衛生及后勤保障
有關資料表明,英國皇家海軍自1990年開始在作戰艦艇上部署女軍人的同時就開展了相應的醫療保障研究,結果顯示女艦員在艦艇上的門診量較男性艦員高出很多,其中某驅逐艦在執行一次海外任務期間,在女軍人比例僅為10%的情況下,門診量卻占艦艇醫務部門總門診量的50%。
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點,在日常護理和戰傷救護方面也對艦艇衛勤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原有針對男性的配備已不再適用,加強艦艇醫務人員針對女性的醫療手段,并配備必要的醫療裝備和藥物,成為艦艇衛勤保障的必備科目[1,2]。自女性艦員在艦艇上服役以來,國外海軍不時引發性丑聞,女軍人懷孕的問題成為世界各國海軍在決定派遣女性上艦艇服役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管理教育當然是首當其沖的解決措施,如何在衛勤保障上著手來避免這一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
5 小結
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艦艇上女軍人服役的現狀和其中存在的問題,從保護女性艦員隱私和保證其心理、生理健康等角度出發,在艙室布置、艙室屬具配置以及衛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幾點考慮,為艦船設計者提供了有女軍人服役艦艇的設計參考,以保證女性艦員在艦艇上服役更好的發揮出其特點。
參考文獻
[1] 陶永華, 陳伯華, 巴劍波等. 英國皇家海軍女兵上艦醫學保障[J]. 人民軍
醫, 2011.12.
[2] 陳伯華,巴劍波,余浩等. 英國皇家海軍上艦女兵衛勤保障[J]. 海軍醫學
雜志, 2012.05.
[3] 王健, 陳立. 艦船總布置中的綜合評估模型及其應用研究[J]. 中國艦船
研究,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