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我們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的英語功底相當薄弱,大量生詞和語法,讓我無法在45分鐘內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媒介使他們全部都消化吸收,長期下去,部分孩子就會失去對英語的興趣;而對于少部分英語極其優秀的學生來說,45分鐘的板書和口授內容又太有限了,利用傳統的媒介我也很難再滿足他們對英語更多的渴求和強烈的自我展示欲。于是我很早就開始嘗試使用多媒體教學。
開始應用多媒體時覺得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確實很奇妙,它可以集文字、圖形、影像、音樂等萬千寵愛于一身,具有強烈的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和趣味性,一下子把我從傳統的粉筆和黑板這一“小生產”基礎上產生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我用多彩的畫面,活潑的動畫,圖文并茂的音像和大容量的文字一下子吸引了各層次的學生。例如:十年前,在上初中老教材JEFC SB2B Unit 20 Lesson 78 A Page from a student's diary這一課時,我就用動畫把整篇日記展現出來,并把英語課代表和我一起朗誦的這篇課文錄下來編輯到電腦里,這樣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課件很容易讓學生掌握了這一課中的生字、詞組和相關語法,學生學習起來也饒有興趣。于是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上升到了一個新的熱點。看到這種情景,我的心里得到一絲安慰,雖然做個課件得花費不少功夫,動不少腦筋,但為了使孩子們能愿意學習英語進而提高英語各項能力,我覺得累一點也值得。但是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反復嘗試和實踐,我又發覺:我制作的課件雖然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但并未達到我預期的效果;而且隨著最初新鮮感的消失,學生們對我的課件也不再有當初的熱情了,我的教學逐漸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為了改進和提高我的英語教學水平,我走出校門,積極主動地去聽校外優秀老師的公開課,并請本校老師對我的課件及上課效果進行中肯地評價。在不斷地看、聽、評中我感覺到了利用多媒體上英語課的眾多誤區,諸如:偏重形式,喧賓奪主;以機代人,重蹈覆轍;展示課件,忽略學生等。
有專家認為: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應通過分析學生的特征來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再合理地選擇與設計媒體信息,把多種媒體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合理的教學內容知識結構,最后還要設計一些形成性練習。
通過分析和反思在多媒體課件制作和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誤區,我個人認為,要想讓多媒體使英語教學更呈現精彩,應該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講究實用性,注重內容
我們在利用多媒體展示豐富的畫面、生動的動畫效果的同時必須注重英語教學的內容。因為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它本就應該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過多色彩艷麗的圖片和不斷變化的動畫會過多地牽制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效果。所以切不可只注重形式的花哨,表面、短暫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要適當地利用多媒體的強大功能,重點突出我們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講究多媒體課件的實用性。
二、揚長避短,綜合利用多種媒體
多媒體課件雖有著形式與內容方面諸多的優點,但其他媒體也有著其各自的特點。比如:實物有時比多媒體中的圖片更加直觀真實,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強對某事物的理解或表達;再者,多媒體課件都是事先制作好的,很難在課堂中間進行改動,而教學的實際過程是不斷變化的,雖說可以預設生成,但我們再有經驗和智慧也不可能預設好教學的所有全過程。當學生在接受知識與反饋知識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事件時,黑板則是最方便最簡潔的授業解惑的媒體。而且黑板的板書比電腦屏幕的閃現更加容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所以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其他的教學媒體,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學生為主,注重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和效益性
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可以邀請學生共同參與制作,甚至可以由他們完全自主制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他們電腦方面的技能更能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對自己參與制作的課件他們會更有興趣,更珍惜上課的全過程。
在教授過程中,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應全面考慮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多方面技能的綜合提高。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把閱讀材料的文字與音像集于一體,在學生看的同時加強他們的聽力練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跟讀,練習發音;我們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的便捷,很輕松地對任一難點和重點重復播放,加深學生印象;在聽完、閱讀完圖文并茂的文章后,我們可以根據剛才的內容任意設計各種問題和任務,由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老師則先給予適當、及時地引導與糾正,然后再由他們自己來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末設置與課文有關的其他情景讓學生進行課后寫作和角色扮演,通過學生的課后作業來反饋學生這一節的上課效果。通過利用多媒體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的強大功能,我們既讓學生參與了授課的全過程,充分地發揮了他們的主體性,又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英語各項綜合能力,達到多媒體教學的最大效益。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在英語課上,老師與學生的交互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師生之間通過對話和眼神進行的情感交流是電腦永遠替代不了的。多媒體僅僅是優化教學過程而采用的一種手段,老師才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我們的教學既不能把教師當成教學的主體,更不能淪為電腦的奴隸,我們一定要注重多媒體教學中的交互性和效益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
四、有效地發揮共享原則
設計制作一個好的課件既需要一定的電腦技巧和智慧,也需要對專業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運用,所以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應該在同行中交流和借鑒使用。運用“拿來主義”的手法既可使教師同仁節約備課時間,又可使學生都能獲取其中的知識,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收到共同進步的好效果。同時校園網和互聯網的開通,同行們的課件也可以隨意地進行跨學校、跨區域甚至跨國度地瀏覽、學習和使用,實現資源共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有效利用現有的資源來為英語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