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興江
想想,離開小小說二十多年了。25年前,我在家鄉臨沂地委機關報《臨沂大眾》上發表了第一篇小小說《手套》。
那是1987年初春。我永遠不會忘記,為了省郵費, 20歲的我在初戀女友的陪伴下幾經碾轉找到報社,把那篇“稿件”親手交給了編輯老師。當時,《臨沂大眾》是我們臨沂地區唯一的一份公開出版物,剛復刊一年多吧,每周一期,小四開。那篇《手套》是我學習寫作以來自我感覺非常不錯的一篇小小說,雖然字數不多,只有600字。故事用第二人稱視覺寫的,這在當時也算創新吧,寫一個青年參加一個講座,發現前排一個姑娘的手套掉在椅子下,本來他想提醒那個姑娘撿起來,卻又怕像以前那樣招來白眼。這個青年就這樣一直猶豫不決,后來鼓足勇氣剛要說,突然散會了。小說是這樣結尾的:
你想著,猶豫不定。
終于,你鼓了鼓勇氣……
可一切都晚了。一聽到散會的命令,人們都站了起來,緊接著涌出了會議室。
那只手套還靜靜地睡在那里,上面被踩了許多泥土。
稿子送到報社,本來我也沒抱多大希望。因為那么小的一張報紙,一個月才出4期,上稿非常難。但回來之后我還是不由人地等著,盼著……稿子是周一送去的,到了周五出報紙的日子,瞅準郵遞員一來,馬上去村支書家翻看,沒想到還真看見自己的名字變成了鉛字,那份驚喜有生難忘。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伴隨驚喜而來的卻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我的初戀女友突然提出分手!是她媽提出的,大意是,我整天寫那些無用的東西,能掙上吃嗎?當時我很痛苦,非常想不開。現在想來,那是她媽媽擔心女兒嫁給我后,一個人忙里忙外,多干活、多受累?。∠胂胍彩牵谵r村,如果一個大男人不務正業,真的是沒有資格娶老婆的。
戀人的分手,對我打擊非常之大。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我什么也不干,情緒十分低沉。書也看不下去了,更別提寫作了,即使寫幾句破詩,也純屬無病呻吟,而那滿腔相思之痛又豈是幾句小詩能夠排遣的?后來,我逐漸意識到失戀對于個人來說只是小痛苦,關心民眾的疾苦才是真正的痛苦,并常常在黑夜中安慰自己,好在還有小小說——雖然我寫不好,但可以讀啊。直到現在,我一直以為,讀小小說是茶余飯后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在床頭案邊放幾本《小小說選刊》,隨手翻來,其樂無比。后來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她很支持我學習寫作,但十分慚愧的是我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一直沒有堅持寫下去。
直到2010年夏天,結識了詩人凌塵和小小說作家王洋,才使我真正重下決心,拿起筆來。接著,在凌塵介紹下進入遼河文學論壇,并傳上去第一篇小小說《想你站成一棵樹》。出乎我意料的是,這篇作品傳到論壇不久,就被白鳳德主編選中,上了當年第八期“輕松閱讀”欄目頭題,緊接著又有兩篇作品全都上了封面。毋庸置疑,這三篇作品的發表,對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從此,離開文學20多年的我,總算又回來了,并注冊加入了小小說作家網。2011年底,看到“佛頂山杯”全國小小說大賽征稿,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竟然傳上去兩篇參賽作品,其中《心愿》幸運獲得入圍獎。與此同時,看到全國小小說高級研修班招生的消息,雖然囊中羞澀,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報名參加,師從高海濤等老師,并從高研班教務處主任臥虎等各位老師和同學那里學了很多知識,得到很多啟發,真是受益匪淺。
前些日子,我參加高研班月度同題賽的小小說《敲門》,比賽還沒結束,竟然就被老師選編擬發《小小說選刊》2013年第2期。記得那天晚上我剛登陸QQ,有好幾個學友就發來消息祝賀,這個消息真的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對同學開玩笑說,天上終于掉餡餅了!
雖然直到今天,我也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但我愿意堅持下去,這次無論如何我不會再離開小小說。不管結果如何,我相信,勤奮比能力更重要。就像一句話說的:滴水穿石,不是水滴的力量,是堅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