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彬
做到勞務關系規范化、勞務人員專業化和勞務管理系統化,勞務工就會彰顯出新時代的勃勃生機
在現今大規模鐵路建設的形勢下,需要采用新型勞務用工管理模式以適應市場發展要求。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認真貫徹局勞務管理“五化”要素,提出組建專業化作業隊。公司于2012年3月20日黨政聯席會議上,宣布成立了23支專業作業隊,其中包括5支路基作業隊、6支路面作業隊、7支橋梁作業隊、5支隧道作業隊。經過一年來實踐探索,專業作業隊建設和項目架子隊管理模式確保了工程的工期、質量、安全、成本、環保、技術創新等的實現,使公司在逆境中跑出了“加速度”。總結新型用工模式,體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勞務關系規范化
勞務隊有兩種形式:勞務型工班和勞務型架子隊。公司建立健全架子隊管理模式,先后制訂實施了《勞務隊伍建設管理實施辦法》和《勞務隊伍信譽評價管理辦法》,并與優秀的勞務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組建勞務管理協會,協會已吸收會員73個,其中單位會員65個,個人會員8個。公司和項目部嚴格核查勞務承包企業和勞務派遣公司的資質及勞務公司與勞務工簽訂的勞動合同、勞務人員名單、身份認證等。架子隊的主要管理人員必須為公司員工,包括隊長、技術主管、安全員、質量員、材料員、實驗員、內業技術員等,并保持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的相對穩定。為在生產活動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項目部還組建“農民工黨員先鋒隊”,按照局《關于加強農民工黨員“六納入”工作的實施意見》有關規定,實施“六納入”管理,即組織建設上納入,凝聚農民工黨員意志;從思想教育上納入,引導農民工黨員思想;從黨的活動上納入,組織農民工黨員參加;從學習培訓上納入,提高農民工黨員覺悟;從日常生活上納入,關心農民工黨員疾苦;從激勵關懷幫扶上納入,維護農民工黨員權益。“六納入”充分調動和發揮了農民工黨員在農民工群體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和橋梁紐帶作用。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深入一線,與勞務人員特別是勞務人員中黨員及先進分子積極溝通,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訪查機制,走訪、傾聽、收集他們的意見和智慧。
勞務人員專業化
在實施架子隊管理模式過程中,根據項目施工的具體要求,組建專業作業隊,對勞務隊進行嚴格資格審查,對每位勞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安全教育,培訓教育后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學習資料存檔備案。公司監督勞務承包企業和勞務派遣公司對通過職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的勞務人員辦理相應的從業資格證件,并為勞務工投入法定的社會保險。對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務工,上崗前必須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從事特種作業的,還應取得特種作業證書。在施工生產中,項目部對架子隊、架子隊對領工員和工班長做好技術交底工作;領工員和工班長對作業人員在作業前做好工作和安全交底,安全交底要有明確規范的交底通知書,并分類歸檔備案。當勞務承包企業和勞務派遣公司未為勞務工取得資格證和特種作業證時,公司和項目部可代為取證,取證費用的承擔在勞務合同或協議中予以明確。
各項目部還讓農民工同職工一起參加培訓,由總工程師、技術主管、架子隊長等擔任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讓農民工真正掌握知識業務技術。
理論技術到手了,重要的是實際操作,項目部采取一對一的幫扶指導,讓勞務人員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為了增強勞務人員“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項目部對勞務人員和職工一樣管理,勞務人員的生活設施、文化生活等與職工同樣享受。為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施工指揮部每月派專人監督和核查各單位對農民工工資的支付情況,要求每月支付一次農民工工資,支付表要求本人簽字,工資發放表留存備查,并留好工資發放現場的影像資料。
“同學習、同勞動、同管理、同生活、同報酬”的“五同管理”保障了勞務人員的合法權利,讓每位勞務人員享有和正式員工一樣的待遇。由公司工會帶頭開展的“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夏日里一杯綠豆湯,冬日里溫暖的慰問品,使每一位勞務人員和公司職工一樣體會著“大家庭”給予的榮譽感、歸屬感。農民工“五同管理”激發了廣大勞務人員的工作熱情。
勞務管理系統化
公司堅持對勞務作業隊進行集中管理,改變了過去項目部、架子隊分散管理模式,使優勢資源集中、合理分配,做到資源的最大高效利用。公司堅持對勞務作業隊常態化管理,做到管理的全程可控,保證勞務資源的穩定和工程順利推進。公司還堅持對勞務作業隊直接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制,刪減中間多余環節,使管理效能更加明顯。為滿足現場生產、管理和監控的需要,公司和項目部根據具體情況為架子隊配置機械管理人員、機修工、機械操作工、實驗工、測量工等;對于勞務承包型架子隊,項目部和架子隊在材料、技術、實驗和施工安全、工程質量等方面進行重點管控。勞務管理中心負責對勞務隊伍和勞務工的統一管理,并代表公司簽訂與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動用工協議和零散勞務工以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此外,公司強化內控管理,嚴格過程管控,強化制度執行力,實現降本增效和項目效益最大化。公司要求各項目所有物資管理人員對物資內控管理制度必須要嫻熟掌握,不折不扣執行。采購、入庫、出庫、限額發料、余料回收等基礎臺賬必須健全,材料節超考核情況必須兌現。特別是鉆爆方案和火工品管理做到精細化,火工品管理堅持專場存放、專人主管、專人保管、專職安全員發放、收發手續齊全、監爆員全程監控、爆破警戒、專人回收余量的原則;建立問題庫,將出現的問題、問題出在哪里、程度和工序負責人、現場監管人、操作人員是誰都一一記錄在案,然后限定時間由原班人馬整改,經檢查合格后再進入下道工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組建自主型架子隊中,公司預見性地抓住了這個關乎項目效益的牛鼻子,及時出臺了《關于架子隊內控管理的若干規定》,將物資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加以強化,為可能出現的風險注射了一劑預防針。公司還強化架子隊管理,落實公司對架子隊領導層的經濟承包責任制;項目部代表公司與各架子隊簽訂責任書,職責細化到人,讓每位員工感受到自身的職責與崗位的使命,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為配合新的用工模式,公司創造性地提出了“行家領隊、設備自給、強化內控、規范作業”四項管理原則。不但有利于專業對接、人員可控,還有利于資質過硬、管理高效和參建人員和諧共贏。
勞務管理有待完善
主要表現為:
勞務資源穩定性差。架子隊作業人員由勞務企業人員簽訂合同的勞動者組成,但現有的勞務公司規模遠遠不能滿足鐵路大規模建設的勞務資源需要。因此,尋找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勞務企業難度比較大。另外,小部分勞務人員為當地農民,農忙時節或年終歲末時,會造成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不穩定。一旦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由于人手緊張,加大了企業的管理難度和施工“進度風險”。
勞務資源成本攀升。近年受物價上漲影響,市場人工費一路飆升。另外,勞務人員的流動性也給管理增加難度。“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建筑行業的特殊性、項目管理機構的臨時性,注定建筑勞務人員的流動性。在社會保障方面受區域限制,給勞務人員和施工單位帶來極大的不便,再加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還有因一些流動性大的勞務人員不能很好履行勞務合同或者中途終止合同,造成暫時性的勞務資源缺失,引起勞務用工費用的不斷提高。
勞務模式亟待完善。公司與勞務企業、勞務分包單位的合同關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勞務隊伍管理要進一步可控有序可監管,對勞務企業相關資料、資質和用工情況進行歸檔備案,有利于公司有效整合資源,確保工程需要。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