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目中,父親一直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懷寬闊如大海。
父親一直穿著一雙布底鞋,白底,寬寬大大,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經笑著問父親:“你現在已經是響當當的大人物了,怎么還穿這么土的鞋子?”父親微笑了許久,沒有說一句話。
父親曾經對我說:“孩子,你別以為現在咱們有錢了,可咱們的血管里流的依然是農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農村人的那份質樸和忠厚。”我聽著父親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父親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沒有好衣服穿,還吃不飽肚子,但是父親學習很刻苦,肯下苦功,老在班里拿第一名,在貧困的威脅下,許多孩子都輟學回家去放羊,但我的爺爺,一個老實卻又堅毅的莊稼人,咬著牙說:“再苦再窮,也要讓娃兒把學上出來。”就這樣爺爺用他寬闊的肩膀和晶瑩的汗水硬是供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一窮二白了。父親,以他農村孩子的吃苦耐勞和憨厚聰明,以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了縣重點,卻也在爺爺的心頭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兒爭氣,可到縣城上學的錢從哪兒來?爺爺在炕頭輾轉反側愁了一晚上都沒愁出個結果。第二天早上,爺爺沉著臉對父親說:“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麥。”懂事的父親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話沒說拎起鐮刀就跟在爺爺身后邁出了院門。

可當爺爺邁出門檻后,不由愣住了,父親也愣住了——全村老少男男女女都站在門外,有的手里拎著半截半袋,有的提著一只瘦雞,有的捏著幾張破損了的沾滿汗漬的鈔票,有的托著幾件陳舊卻干凈的衣服……村長四爺爺微笑著說:“咱村祖上風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親的小名)替咱村爭了一回臉。村人梁上的是光彩……大家來送送娃兒……”眼淚順著爺爺臉上的皺紋滑了下來。爺爺對父親大吼一聲:“給大伙跪下……”父親“撲通”一聲,雙膝落在泥土地上……
父親后來對我說:“你知道我為什么一直穿著布底鞋嗎?那天我走的時候,村里四奶奶塞給我一雙布鞋說:‘小三子啊,這年頭大伙兒都困難是實情,可人活一輩子,不能老想著自己,還要多替別人著想些,誰家沒有個難處啊!你四奶奶我活到這把老骨頭,就盼著子孫后輩能出個人才,將來做個大官,讓咱村子都有人能吃飽飯,孩子們都能念上書。’后來我上了大學,見了世面,可每當我面對城里燈紅酒綠的世界時,我就想到當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有良心,人不能只圖自己過得好,還要多替別人想想!”
看著父親眼角閃光的淚珠,我忽然明白了父親當年大學畢業,毅然放棄優厚待遇,回到村里帶領大伙兒開辦企業的原因:“人不能光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