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加強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教育是解決這個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通過對目前高校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剖析,結合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現狀的特點,提出提升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的具體途徑,闡述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的詳細步驟。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規劃;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能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范圍的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持續緊張,自1998年高考擴招后,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從2008年的559萬增加至2012年的680萬人,5年增加了近120萬。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劇增,就業壓力逐年增大,特別是金融危機后,情況尤為嚴峻。
近幾年的就業情況表明,就業較成功的學生往往在大學期間就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規劃,能結合規劃對專業學習和知識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大部分學生對職業規劃了解較少,很難將所學理論與個人職業發展相結合,從而導致盲目就業、缺乏競爭力。目前各高校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大學生就業,在大學期間系統性地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對于提升就業率具有重要作用。筆者結合計算機專業談談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培養問題。
1、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
根據對大一學生職業規劃課的調查分析,很多學生覺得大一離就業還早,中間變數太大,意識上不重視職業規劃。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為例對計算機專業大一學生的職業規劃書進行統計發現,學生選定的目標職業集中,缺乏社會經驗和對職業信息的了解。
1.2 學生的價值取向偏頗,不利于正確定位
學生在職業定位時多選定大城市、大公司、高薪水,“搞IT的都是吃青春飯”趁年輕多掙點,個人的愛好特長、性格特征等因素掙到錢再考慮。學生在擇業時更重視對購房的難易、個人發展、福利收入等具體條件的評定,價值追求現實,擇業存在追求實惠和功利化傾向。
1.3 高校對職業規劃教育的過程性重視不夠,缺乏針對性
職業規劃教育應貫穿整個大學教育,新生入學后便可進行職業規劃指導,利用測試工具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根據專業進行指導。發展更新較快的計算機行業,社會需求不斷變化,要求高校要根據專業的不同特點進行更細致更專業化的指導,而不是所有專業都是一個模式一樣的教學內容。
1.4專業的職業規劃教育人才匱乏
目前從事職業規劃指導的多是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書記和輔導員,對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和開展活動基本靠經驗和個人悟性,缺乏專業的學習和訓練,對學生的職業生涯困惑難以提供實質性的幫助,缺乏有理論、技能和經驗的教師。尤其是計算機專業,需要指導老師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掌握社會發展變化下計算機行業就業的特點。
2、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國以信息化發展為目標的大環境下,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量相當大,隨著網絡安全問題的隱患日益增多,手機使用的大眾化,網絡安全人員、3G開發人才及手機開發人員主要來自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
目前計算機類就業市場主要由硬件市場、軟件市場和信息服務3部分市場需求構成,需求量較大的行業是,電子政務、電信業、民航業信息化、銀行業網絡改造、電力業等。在計算機行業應用市場中應用軟件占了重要的地位。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涉及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都需要高校培養大批計算機專業人才。
高校每年培養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總數不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開設計算機專業的高校有700多所,若按照一個學校計算機專業每年平均招300人來計算,一年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超過20萬。但大多數畢業生的專業素質不夠,以至于一方面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單位難招到合適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2010年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站公布的高失業風險型“紅牌”專業。
企業對人才需求方面大都摒棄了以學歷為主要依據的習慣,更加重視學生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技能成為目前企業應聘中占比最大的條件。在企業招聘時,有經驗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比高學歷缺技能的人才優先錄用。應屆畢業生與IT企業的要求相差甚遠,企業在招聘時除關心技能素質以外,對其他綜合素質也越來越重視。
3、計算機專業職業規劃步驟
職業規劃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因素,包括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特長、學識水平、思維方式、價值觀、情商以及潛能,自我設計未來,形成個性化的自我培養與鍛煉的教育方案。
高校應增加職業規劃理論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從大一開始培養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及時樹立正確的生涯規劃觀念。
3.1 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將職業規劃教育與學生的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充分認識職業規劃的重要性,自覺進行理論學習,根據個人和專業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3.2 自我評估
進行自我評估是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也是獲得可行職業生涯規劃方案的前提。在自我評估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更為深刻地認識和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規劃未來。明確我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自我評估的過程中借助學校引進的職業或心理測評系統,認真聽取他人意見,更好地了解自己,積極參加學校開設的第二課堂活動,拓展、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掘自己的潛力。
3.3 職業環境分析
職業環境分析主要是針對社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組織環境的分析。學校在新生入學后都會開展專業介紹教育,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更深刻的認識,主要包括本專業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課程的相關介紹,本專業將來可以從事的職業以及在學習期間需要發展的能力等。學生在入學初就要對專業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對可能從事的職業有直觀的了解,確定學習目標,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高年級學生通過實習、調查等實踐活動了解職業特點、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方向,深入地認識自身與職業的匹配度,真實、合理、科學地完善自己的職業規劃。
3.4 制訂職業規劃及提升自我能力
學生在大學4年期間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到與目標的差距并縮小差距。計算機專業學生大學4年的規劃一般是:大學一年級培養“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是擇業的基石;大二要積極主動尋求資源與機會,實踐和加強自我能力;大三成為準求職者,拓展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鋪設走出校門的路;大四作為一名求職者,要保證已具備完善的知識系統,拓展信息渠道,培養自我營銷和互動技巧抓住機會去實踐。
3.5 根據現實調整目標,評估制定的職業規劃
在職業規劃實施的進程中,新的計算機職業會不斷涌現,自身也在不斷的變化,正確評估職業規劃可以檢查規劃得是否恰當,實現目標的可能性。經常進行評估,發現自己的規劃與實現目標的匹配度,并根據評估結果對職業規劃做出適當的修正,調整職業規劃的具體策略。
4、提升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的途徑
職業規劃教育是實踐性教育,要求課堂教學和實踐操作緊密結合,教務部門要參與管理、組織實施,行政部門要引導和配合宣傳,對應的部門要進行監督和評估。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近幾年的職業規劃教育為例,總結提升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的途徑如下。
4.1 注重培養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生活當中,做到敞開心扉深入剖析,了解自己的優勢;通過調研訪談了解社會,明確計算機專業目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在職業規劃過程中,形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生活態度。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特別注重職業規劃教育的工作,近幾年每年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組織學生參加省級以上職業規劃大賽等系列活動,營造氛圍,宣傳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
4.2 設立職業規劃輔導機構,提供個性化服務
學校的職業規劃輔導機構人員應由本校教師、企業人員、校友等組成;有解決職業指導、心理學、教育學等多方面問題的能力,各學院相應專業老師也要有一定比例的兼職名額,要對職業指導工作做全局考慮和總體安排,為學生提供學業上和就業上的多種咨詢服務。
計算機學院的職業規劃指導老師要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塑造、潛能開發、職業分析、決策與實踐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教育。要了解計算機行業發展趨勢,能為學生做職業介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能指導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同計算機行業發展需求相一致的專業化、個性化的職業規劃。
4.3 完善課程體系及資料整理。做好跟蹤指導
大學生獲取職業生涯知識的主陣地在課堂,要建立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并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實現職業規劃教學的全程化。在課堂教學中,要依據計算機專業各年級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落實教學和輔導任務。
計算機學院要統一為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資料信息庫,合理分配各年級職業生涯規劃內容,做好追蹤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充分利用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資源優勢,引導并帶動其他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4.4 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注重課堂組織的方法和藝術
教師要具有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做到用知識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作為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的教師,要知識淵博,熟知社會,了解學生,注重課堂組織的方法和藝術,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要鼓勵學生發言提供展示平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5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從事計算機專業的工作人員都要經歷超高壓力的階段,必須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學生受家庭、地域、教育背景等諸多因素影響,性格和心理都會’表現出較大差異,會出現自卑、自傲等情緒,會有各種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要采取個別、分類指導的方式,鍛煉和增強學生心理彈性和忍耐承受力,培養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去面對生活。
4.6 鼓勵學生為實現規劃內容切實采取行動
學生是職業規劃的主體和實踐者,激發學生對所選職業的興趣,對提升大學生職業發展的自主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鼓勵學生參加與所選職業有關的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與同學交流求職心得,學習制作簡歷、求職信,學習社交禮儀,掌握搜集工作信息渠道,積極向校友、學長了解往年求職情況。
5、結語
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需要全面的、長期的關注和培養。職業規劃對大學生利用好大學4年,積累知識、完善人格、增長見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選擇好職業道路至關重要。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因在信息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只要能理性的確定適合自身的職業目標,制訂并執行好職業規劃步驟,及時了解社會發展動態,積極提高綜合素質,就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