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012年7月參加工作,8月擔任綜合柜員,從新手做到業務“高手”,業務量持續攀升,且服務質量“零差錯”;她,是一個勇于奉獻、默默無聞、只求付出不求索取的人;她,是一個不會炫耀、不會邀功的人,但在優秀員工評選中脫穎而出,成為同行中的楷模。她,就是五臺農商行豆村支行綜合柜員張琴。
今年她28歲,畢業于西南大學本科。雖參加工作僅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她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堅持“想客戶之所求,急客戶之所需,排客戶之所憂”的服務理念,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誠實和熱情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擦亮服務窗口
“柜臺是窗口,柜員是形象。作為銀行窗口柜臺人員身處服務第一線,能否為每一位顧客提供優質、快捷和完善的服務關系到銀行的對外形象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張琴如是說。
在這一年多工作的時間里,她本著“事雖小不為不成,道雖通不行不至”的人生信條,把柜臺服務看作是展示農商行良好形象的文明窗口,堅持從每件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每天都以飽滿的熱情,用心的服務迎接每一位客戶,
她把服務做到客戶心坎里,讓群眾更滿意、讓客戶更放心,為企業增光輝。
一日,當她給一位老人辦理好一份儲蓄存單轉存業務并雙手遞給所得利息時,老人臉上露出了喜悅:“還是放在銀行好!”一句簡單的話,讓她覺得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平凡的崗位一樣能夠奉獻熱情。去年她剛當柜員不久,有位老人什么都沒有拿,而到行里辦理業務。當時由她接待,她滿臉笑容地問道:“大媽,你想辦理什么業務啊”!大媽說:“閨女,我想取我的遺屬補助”。對這個業務“新手”來說,還不知道這是什么錢。便問同事這個業務怎么辦理,后來知道大媽說的那個補助在“其他應解匯款”里。她對大媽說:“大媽給您辦個存折,然后叫匯款方以后直接給您匯到存折里,這樣以后取就方便了。”大媽高興地說:“那你給我辦吧。”后來大媽每次來都找她辦業務。并說:“這閨女真好!”有一次來還給她帶來自家地里種的瓜,雖說服推脫了,但她心里既感動,又自豪,真正體會到了優質服務的魅力內涵。
在工作中,她就是這樣做好服務規范。從優美服務環境入手,從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站姿、一個遞接、一個手勢、一聲道別做起,不放過客戶視線中的任何一個服務細節,讓客戶走進營業大廳感受溫馨、美麗、親切、熱情,她總是把最美麗的笑容、最規范的禮儀送給客戶,贏得了客戶的稱贊,提升了農商行的對外形象。
爭創一流業績
“客戶在心中,服務無小事。”身為綜合柜員的她,始終以客戶需求、客戶滿意為標準,堅持以真誠的微笑、滿腔的熱情、誠懇的態度服務于每一位客戶,履行著自己應盡的責任。以優質高效、敬業愛崗的精神,爭當柜員標兵,爭創一流業績。
她經常告誡自己:“在待遇上要知足,在學習上要知不足,在工作上要不知足”。她一直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一年多來,她由起初輸入證件號碼老是出現“兩次輸入不一致”,到現在嫻熟、快捷辦理每筆業務。為了掌握基本功,她從零開始學習,從盛夏酷暑到三九嚴寒,不知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由于她的不斷學習,很快在新的崗位上嶄露頭角,并成為業務骨干、技術能手,擔當起了支行業務的重擔。豆村支行是五臺農商銀行較大的基層營業網點,業務量既大又繁,客戶流量大,在業務量多時,她一天辦理過236筆業務。以今年8月份為例,她辦理業務2098筆,比其它柜員多860筆,高于其它柜員69%的業務量。但從未發生任何差錯事故,無任何違規記錄,無一客戶投訴。
豆村支行一直擔負著全鎮發放農村根食直補以及退耕補助等業務。她負責發放56個村、18200農戶地補糧補款項等,并還負責豆村對公戶代發工資戶1400戶。她通過柜臺這個平臺,努力當好顧客的參謀,做客戶的知心人和朋友,讓顧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用親情式的服務給客戶以歸屬感,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成為聯系群眾、拓展業務的重要紐帶。一年多來,她業余收儲達到了560萬元,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了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