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教育是軍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開展體驗式教學、開展特色心理輔導和組織專業人員受訓,創新軍校學員心理教育,增強心理學課程的應用性,提高輔導人員的專業技能,努力提高學員心理素質。
[關鍵詞]十八大;心理;學員
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當前,社會快速發展,伴隨著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人們的心理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軍校學員在軍營這個環境中,不可避免的也會受到沖擊,產生這樣那樣的困惑,對日常生活、學習和訓練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學員心理教育是軍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軍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和針對性的有力工具。
一、開展體驗式教學,增強心理學教學的應用性
心理學課堂作為學員心理教育的主陣地,應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學員通過一定學時課程的學習,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有效調節不良心理狀態。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達既定的教學目的,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在體驗式教學中,通過學員的參與,及時體悟此時此刻的情感,并對這種情感的來源產生認知,對自我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在洞察自我的基礎上,調節和改變自我成為不那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體驗式教學在促進學員心理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體驗式教學可以滿足學員人格健全發展的心理需求。馬克思指出的“全面發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全人格的理想標準。健全人格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會、道德和審美各要素完美地統一、平衡、協調。在培養學員健全人格的體驗式教學中,設計的活動要符合學員心理發展特點,可以根據班容量選擇“我的性格”、“班級你我他”、“家庭樹”、“我是父母的影子”等團體活動。在活動中,幫助學員體悟人格發展的影響因素,認識到不良人格對現實生活產生的負面影響,從根本上矯正不良人格。第二,體驗式教學可以滿足學員情緒調節的心理需求。在體驗式心理學教學中,可以根據學員情緒發展的特點設計“人際雕塑”、“體驗情緒”和相關投射測驗,幫助學員理解自身的情緒特點,以及能夠分析當出現負面情緒和情感時如何處理應對。在進行情緒和情感的輔導中,個別學員會煩惱易怒情緒的處理。從遺傳的角度出發,個體的情緒情感和父母的脾氣秉性具有相似性,但是外界環境和受教育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先天遺傳而來的特質。學員通過體驗自身的情緒和情感,并認知其產生的原因,對情緒和情感產生控制與調節能力。第三,體驗教學可以滿足學員自我認識的心理需求。認識自己是每一個人的終生心理目標。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對學員來說, 20歲左右的年齡渴望人生的精彩與價值的實現,但是同時也充滿更多的困惑和不確定,對自己定位不準、目標不明晰。體驗式心理學教學可以為學員提供客觀認識自我的輔導活動,如“我是誰”、“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等,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學員對自身的心理發展歷程進行抽象的總結,理清現在與過去之間的因果關系,為更好的將來做好準備。
二、開展特色團體心理輔導,適應學員心理發展的階段性
雖然學員的心理需求多種多樣,普遍上,學員非常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人際交往能力和婚戀關系,都渴望在這幾方面能夠獲得成長,增強應對能力。心理需求需要心理工作的介入。團體不僅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每個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需要有不同的團體來支持。在團體中,借助此時此地的情景,更利于解決學員的困惑和問題,團體心理輔導的工作內容幾乎能夠滿足學員所有的心理需求。
學員的心理需求在深度上表現為了解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應對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和獲得人格上的改變。團體心理輔導根據輔導的深度設計了團體輔導、團體咨詢和團體治療的三種性質不同的輔導形式。團體輔導是面向學員人群開展的一種預防性、發展性的工作,通過運用團體情境,設計出活動、課程,用來預防個體在各發展階段中碰到的各類問題所引發的一般性困擾。團體咨詢是針對有心理困擾的人,注重補救性及問題的解決,借助小組動力及交互作用以促進成員更深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悅納。團體治療是針對少數有心理障礙的人,需要長期性、人格改變的臨床服務,由受過專業培訓的團體領導者組織實施,在一個較正式組成的小組中進行,協助個人人格及行為上的改變。
和講授課程相比較,方法多樣的團體活動方式包納了所有的團體成員,每個成員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傾聽他人。在安全、輕松的團體氛圍中,成員可以不被評價的討論心理的想法和觀點,表達自己的困惑和煩惱,在一個一人有事大家幫的團體中獲得無窮的力量和他人的經驗。放松的熱身活動、繪畫、冥想、討論、角色扮演、行為訓練、影視欣賞等活動方式容易吸引成員的注意力,使成員全身心投入到團體活動中,成為輔導的主體,在和他人的關系互動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的情感與無私的支持。無條件的愛成為團體輔導的核心氛圍,在團體溫暖的環境中成員的心靈得到滋養和修復,增強了自我力量,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和情感,對人生充滿希望。
三、組織咨詢人員專業受訓,增強心理輔導的專業性
心理咨詢是一項嚴肅而復雜的工作,扎實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心理咨詢行業的保證。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的職業能力為: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力的定位決定了心理咨詢專業培養人才的特征:
心理咨詢是一種特殊的工作,作為心理咨詢師最重要的工具是自己,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的價值觀、自我開放的程度、個人品質、經驗、個人成長等都將成為咨詢結果最有利的決定因素,咨詢師自身的特質對于咨詢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艾鮑指出,在咨詢過程中,咨詢者能帶進咨詢關系中最有意義的資源,就是他自己。如果心理咨詢師對自己沒有深刻的認識,如果一個學習心理咨詢的學生不是深層地進行自我探索、積極地尋求治愈自己的心理傷痛,他們就很難進入來訪者的世界。自我成長是咨詢師在專業成長和工作實踐歷程中的持久任務,貫穿職業生涯始終。學習心理咨詢的學生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體驗、自我覺察、自我反思,體驗成長的歷程,生成自我和諧、真誠、樂觀自信、悅納自我、友善關愛、親切自然、活力、開放、值得信賴的人格特征。心理咨詢師不是完人,不可能無所不知,但他要幫助來訪者走出個人認知和意識的局限,達到人格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就必須有哲學、宗教、文化、教育、心理、醫學、社會學等全面而豐富的知識積累。
心理咨詢有臨床上的技能?;拘睦砑寄馨ㄐ睦碓\斷技能、心理測評技能、行為改變技能、臨床會話技能以及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能等。心理咨詢是屬于公共服務類專業,培養的應該是技能型人才,熟練的心理技能是學生從業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