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當年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種種原因,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后,與全國的差距仍在拉大,后發展、欠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為幫助贛南蘇區加快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2012年《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出臺,將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對贛州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
2013年初夏,記者來到這片煥發蓬勃生機的紅色熱土,就審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務蘇區振興等方面,采訪了贛州市審計局局長馬曉聰。
記者: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是所有贛南人民的愿望。馬局長,贛州市審計機關圍繞全面貫徹落實《若干意見》,服務贛南蘇區振興這個中心工作是如何決策部署的?
馬曉聰: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革命老區、著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采取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贛州市審計局及時跟進,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若干意見》,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大業上來,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履職,服務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正確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既要嚴肅查處違反財經紀律等問題,又要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提出建議和對策,為領導決策服務,為蘇區振興服務。著力突出對政府關心、群眾關注的重點項目、重點資金、重點領域實施審計監督。
1.認真學習領會《若干意見》的精神實質,切實增強審計服務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若干意見》出臺是贛州發展史上第一個、全省繼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之后第二個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贛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贛南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把學習貫徹《若干意見》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專門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并聘請了市政協副主席曾凡同志為全體人員解讀《若干意見》,一條一條地學,一句一句研究,真正吃透精神,深刻領會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措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審計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照《若干意見》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全市發展大局,我局制定了全市審計機關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的具體實施意見,將支持、跟進、保障贛南蘇區振興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主動策應,全面對接,找準審計工作為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為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提供有力的審計監督和服務。
2.認真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的決策部署,積極營造審計服務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氛圍。我們將審計工作貫穿于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事業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自覺把審計工作放在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緊緊抓住振興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審計工作,提供審計服務。從維護經濟社會安全有序運行出發、從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出發,主動轉變觀念、調整審計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主動適應新形勢、履行新使命、推動新舉措,只要是有利于推動贛南蘇區發展振興的事情,審計就要大力支持;反之,審計就要堅決制止。科學把握原則性和靈活性,對審計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結合振興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合理的定性或評價。既要鼓勵先行先試支持用好用活用足各項政策,又要對審計中發現涉及嚴重違法違紀的問題,堅決予以查處。及時跟進,我們出臺了《贛州市農村土坯房改造資金審計工作方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為加快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提供支持服務。
3.切實履行好審計職能,充分發揮審計服務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作用。認真履行好《審計法》賦予的監督和服務職能,切實加強對貫徹落實《若干意見》中政策措施執行、重點項目、重點資金、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重點發揮好七個方面的審計保障作用,服務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新局面。第一,保障政策措施執行。以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各項政策順利實施為目標,對照內容,檢查落實情況,查找政策落實不到位、職能部門執行不力等問題,提出審計建議,促進提高政府機關效能。第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資金安全。進一步加強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三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項目和資金的審計監督,促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第三,保障公共財政安全。加強財政資金的跟蹤審計,做到財政資金撥付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確保資金及時、足額用于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促進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第四,保障資源環境安全。堅持生態為重理念,圍繞促進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不斷拓展資源環境保護審計監督的覆蓋面,將資源環境審計內容融入財政、投資、企業、經濟責任等項目審計中,促進能源節約,維護優美自然環境。第五,保障項目建設安全。要加強與財政部門的溝通協作,盡快制定《贛南蘇區振興發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促進項目資金管理更加規范、高效。要以建設資金為主線,以建設項目為載體,以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的安全、規范和有效為目標,著重查處重點建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重大隱患、損失浪費等問題,及時和有效地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促進保障項目建設安全,提高投資效益。第六,服務市屬國有企業發展。以服務企業并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為目的,加強審計監督,發揮“審、幫、促”作用,幫助企業進一步加強管理,完善機制,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第七,服務干部監督管理。要進一步深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把握好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兩個重點,把守法守紀守規盡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監督,提出規范政府工作行為,明確工作重點的意見建議,促進領導干部依法履職。2012年,贛州市審計局共完成審計或審計調查項目370個,查出違規資金1 503萬元,查出管理不規范資金43.5億元,其中,應上繳財政1 432萬元,已上繳財政1 432萬元,審計后歸還原渠道資金319萬元。
記者:創新是審計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蘇區振興的審計工作水平,就需要不斷創新,贛州市審計局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馬曉聰:80多年前,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在贛南進行了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創建了中央蘇區,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探索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并且孕育形成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贛州市審計機關要發揚“蘇區精神”的光榮傳統,結合當前的工作,在審計組織方式、審計技術方法和加強業務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增強審計發展后勁。
1.創新審計組織方式。面對審計人員少,審計任務重,項目要求高,時間要求緊的情況,我局整合全市審計資源,樹立審計一盤棋思想,共抽調各縣(市、區)審計局的業務骨干、部分企業的內審人員共630多人次,組成50多個審計組,由分管領導掛片負責,審計組長具體負責,協同作戰。為提高審計效率,堅持市局與各縣局之間、市局各科(室)之間不重復、不交叉審計,將財政審計與社保審計等各項專項審計以及經濟責任審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統籌安排。在實踐中,總結形成了“12345”的贛州審計工作模式。既:進行一次審計前集中培訓;確保兩個集中(集中全市審計力量,集中審計時間);開好三個會議(審計組進點會,審計組成員之間的審計情況通氣會,審計工作調度會);堅持四個到位(堅持審計組長負責到位,堅持審計公告雙向承諾到位,堅持審計審理復核到位,堅持審計整改督查到位);實行“五個統一”(統一組織領導、統一審計工作方案、統一標準口徑、統一審計報告和統一對外公布)。
2.審計方式創新。2011年,我局大膽實踐,探索實施了37名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同步審計”新模式,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進一步深化。實踐中我們緊扣兩辦《規定》,以領導干部行使重大經濟事項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重大經濟政策執行權和遵守有關廉政規定“四權一廉”作為審計的著力點。在書記、縣長評價的區分上,按照“書記重決策,縣長重執行”的思路,分清責任,分別評價。評價時把握以權定責、各有側重;誰決策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前錯后糾,未糾問責。對可核實、能核實、核實過的問題進行評價,對那些無法核實的事項不予評價。審計效果得到市委的高度評價,有2篇綜合報告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審計方式,得到省廳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的充分肯定。
3.審計技術方法創新。面對許多單位如銀行、醫院、稅務等部門的海量數據,及時調整思路,全面推行審計信息化。目前,18個縣(市、區)全面開通審計會商系統,實現了審計專網的互聯互能、OA和AO的交互運用,2013年準備投入200萬資金重點對審計系統進行國產化改造升級。同時,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審計,防范風險、提高質量。在社保審計中,構建好一個數據分析框架,運用計算機技術對采集的社保資金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查找出重復參保等問題,取得明顯成效。在對某銀行的審計中,運用設計的模塊,對銀行數據進行篩查,查出違規放貸等情況,大大提高了效率。
記者:當前,全省審計機關都在大力開展建設“審計鐵軍”活動,贛州市審計局在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馬曉聰: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是筑牢服務蘇區振興的基礎。我局在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加強學習培訓,提高能力素質。采取選送8人參加北京懷柔基地的培訓和省廳的中級計算機審計能力培訓等方式,共組織參加審計署及省審計廳的各種知識更新培訓900多人次,不斷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
二是積極開展干部隊伍“治庸、治懶、治散”“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等系列活動,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在“五大”集中統一項目審計中,全市審計人員犧牲多個節假日、雙休日,連續作戰,加班成了一種常態,涌現出吃方便面、盒飯和帶病堅持審計等系列的先進典型。市局全體人員深入“三送”點200多人次,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目前,市局聯系點已有57戶土坯房改造戶動工建設。全市審計機關共為“三送”點群眾送去資金110多萬元,爭取資金扶助1 200多萬元,辦理好事實事270多件。
三是深入開展“永遠熱愛黨 永遠跟黨走”“對黨說句心里話”“我為蘇區振興做件事”等系列活動,參加各類比賽153人次,觀看廉政影片、聽取文化修身等講座300多人次,參加各種協會活動120多人次,大大增強了審計隊伍活力。
四是積極開展創先爭優和“優秀審計組長”、“優秀審計能手”、“優秀審計項目”及“五型干部”評比活動,鼓勵審計人員創先創優。2012年,評選了省廳審計能手3人,市局審計能手6人、優秀審計項目5個。
2013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關鍵一年,是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全面加快推進之年。我們一定要學習貫徹好黨的十八大、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及全省審計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確定的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思路目標和總體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各項審計工作,為加快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提供有力的審計支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