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儲備力量,是國家以及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價值觀、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狀況直接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為了把大學生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出來,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例如調查問卷、座談討論會等措施對大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調查反饋,我們共發放了3000份問卷,實際收回2856份,我們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梳理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建議與策略。
一、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
在問卷調查中認為在大學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戰友93%,這個比例還是相當大的,并且有81.5%的學生認為需要積極學習馬列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教育。針對我國的現狀所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有80.8%的學生認為改革是具有一定前途的,有關于改革的問題中,90.5%的學生持有關心的態度。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還是比較積極進步的。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大學生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加大了大學生步入社會的挑戰,我們在對學生未來的追求上做了調查,具體情況如下表:
由此可見,大學生對于自己的成才是有很強烈的渴望的,其發展的動力也存在著多樣性、利益性的特點,他們對于成功的渴望在不斷的加強。
調查中可以發現,提高綜合素質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的共識,有95%以上的學生覺得大學生必須要有高尚的社會公德心,并且認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因素,還需要具有團隊精神。大學生普遍認為不能只偏向于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還應該學習能夠幫助自己成長的知識,這充分的說明了大學生對自己的文化素質有了一定高度的了解,同時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文化活動,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
我們對大學生的擇業狀況進行了一定的分析,統計信息表明學生以有發展前途為擇業標準的占27%,以經濟收入作為擇業標準的占有20%,以環境好少吃苦為選擇標準的雖然不多只有9%,但是也說明有一些學生對就業形勢還是把握的不太透徹,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在對從事職業的選擇調查中發現選擇與專業對口的占42%,表明了大多數的大學生有明確的歸屬感,同時對于工作選擇表示迷茫的占有30%,表明了大學生對就業的壓力,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
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存在的問題及研究
從以上分析得出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的發展還是良好的,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1、社會價值觀念存在多元化特點。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讓大學生表現出個性、利益以及現實的特點,這些特點表現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消極性會誤導人的價值觀,大學生在錯誤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就會比較看重金錢和地位,這主要體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上,導致大學生選擇工作是心高氣傲,崇尚個人主義,極大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非常重視這些問題。
2、網絡文化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我們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差生往往是因為貪玩和迷戀上網游戲從而引發了他們不學習、不上課、不寫作業等情況的發生,這些原因會直接導致學生考試不及格,甚至被學校勸退。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除了帶給我們方便的學習方法和開闊的視野,還帶給了我們一系列庸俗、迷信等負面的影響,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沖擊,導致他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引發不可彌補的損失。
3、思想道德素質存在問題。高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逐步加強了對道德的建設,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好的,因此大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1)需要提高對思想道德品質的認識。(2)有些學生存在一些較難改變的不良習慣,從而導致思想道德素質的難以實行。對此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和管制,以提高大學生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研究策略分析
全面發展的教育離不開素質的教育,針對當前學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狀況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分析研究,采取相關解決的對策,對此本文提出以下觀點:(1)搞好素質的教育要重視教育思想的轉變。(2)要始終把思想道德的建設作為核心。(3)發揮就業的引導作用,對專業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的發展。(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經濟社會對大學生的客觀要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這方面的發展,為學生立足社會提供條件。
四、總結
現如今的社會是人才的社會,優秀的人才是競爭發展的優勢和保障,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就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大學生是新時期優秀人才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們要全面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國家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