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在本文中主要就我國綜合通信網網絡管理的必要性與分布式系統規劃的應用進行淺顯地研究與分析,并以系統對通信網絡的基礎屬性和業務需求加以論述,旨在能夠為業界同仁提供一個可以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關鍵詞】綜合通信網絡管理必要性分布式系統規劃
一、綜合通信網網絡管理的必要性
我國綜合通信網絡所采用的各式系統和設備有傳輸網絡、接入網絡、數據網絡、IP網絡、程控交換網、調度交換網、寬帶網、同步網絡等。目前,由于不同的生產廠家對專用設備會使用不同的接口和協議,網絡管理,必然帶來的網絡協議是不兼容的,可互操作的管理信息不能,操作界面多樣化和復雜化的問題。各類數據分散于存儲網絡管理系統,缺乏一個集中的相關性分析手段,沒有統一的流程管理系統、規范協調多級工作的人員維護管理工作。因此,加強綜合通信網網絡管理是為必然。
1.1 綜合通信網絡的認識
通信網絡的綜合網絡管理系統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即綜合監控子系統、資源管理子系統、機房環境監控子系統和流程管理子系統。
綜合監控子系統由制造商或網元設備獲得各項配置信息,完成一個集中監控功能的多學科通信網絡,包括拓撲、故障、配置、性能和動態網絡管理等多個方面綜合監控工作內容。
資源管理子系統可以集成的自動采集和手工錄入和其他資源的獲取信息,實現資源的動態管理,靜態和動態的相關性。動態資源管理子系統的數據可以自動從綜合監控子系統,資源管理子系統獨立的建筑時,動態的數據也可以從制造商的網絡管理系統或網絡元素得到,綜合監控子系統依靠資源管理子系統的靜態資源信息報警快速定位和性能,并以圖形方式顯示配置信息。
機房環境監控子系統,采用分布式傳感器在收集器和數據通道實現集中監控機房,遠程監控和控制的機房環境監控子系統的軟件系統可以集成在相同的管理界面和集成的監控子系統。
相對獨立的流程管理子系統,涵蓋了TMIS系統,包括值班管理,工單管理,故障模擬演習和報表管理等。全方位的監控和相關資源管理可以自動分配工單處理流程管理子系統的工單流轉和處理工作。
通信網絡的綜合網絡管理系統,以支持在國家通信網絡公司,各級通信管理部門和支持多層次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每個級別的系統支持光纖監測系統和辦公管理信息系統的橫向系統互連。
1.2 必要性分析
通信網絡運行模式的管理是一個重要的手段,提高網絡運行的可靠性,操作和維護的可靠性,加強通信規劃,建設,技術創新和檢修的整體管理,這是確保各種通信有效地運行達到的通信資源的最優配置。重點的綜合通信網絡管理和規劃,我們的目標是滿足各類用戶和企業信息化的通信需求,提高通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目標,以建立一個國家最先進技術且安全可靠的高速寬帶覆蓋所有的綜合通信網絡,并提供國家最先進的保護和管理支持,為大規模生產和信息管理。
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始于60年代,70年代才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從已有大量文獻資料來看,目前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大都將通信網抽象為一個由節點和鏈路組成的傳送各種信息(ak務流)的流圖,利用數學模型探討了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設計等問題,對國內外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進展情況進行過較為系統的總結,通信網技術和規模的提高,要求通信網可靠性研究必須跨越圖論階段而進入與網絡性能相結合的階段,建立包括可靠性設計、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測度、可靠性管理等方面的通信網可靠性工程理論體系。目前,關于通信網可靠性的研究有待于深入,明確通信網可靠性一般定義和可用性等相關概念的聯系與區別,提出通信網可靠性綜合測度指標,對于促進通信網可靠性理論的研究以及提高實際通信網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信互聯網時代的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延伸受利潤刺激的電信運營商轉型步伐的加快。一系列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轉換經歷了一個用戶經驗和業務轉型的生態過程,如中國電信的愛音樂最近發布了一個“蜂窩”計劃的主要形式的移動互聯網音樂APP重新定義的數字專輯和推廣平臺。從一個單一的業務服務,以創造一個平臺,整合產業生態化,愛音樂“蜂窩”計劃是中國電信的移動互聯網戰略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內的先驅運營企業轉型移動互聯網的中國電信其定位是鋪設一個堅實的分布式網絡平臺基礎接入到移動互聯網中,同時也刺激了我國綜合通信網絡行業的內生增長勢頭。
提高國家信息化水平是通信業重要的歷史使命。從2008年的第四次國內電信業大重組以來,中國通信事業的表現成為了國內電信業改革成敗的關鍵。作為國有大型骨干型企業和國家批準的創新型企業,近年來中國電信逐年加大科技投入,重點對智能管道、綜合平臺、移動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LTE、三網融合等技術領域跟蹤研究,開展技術試驗及推廣應用。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1年2月,中國電信就已經初步啟動了“寬帶中國·光網城市”戰略,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打造無處不在、覆蓋中國每個有人居住區域的天地一體化的寬帶網絡,實現縣以上的所有城市光纖化,為城市用戶提供20M光纖的高速互聯網體驗。
二、綜合通信網網絡管理的分布式系統規劃
從一個單一固定網運營商進行改革和發展的中國電信業,其實也推動了我國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即是給我國通信服務全業務運營吹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中國電信不遺余力地促進基本信息設施,以釋放潛在的通信產業,創造新分布式系統規劃的格式,促使通信運營商的互聯網絡的進一步轉型。由此可見,綜合通信網網絡管理呈分布式系統規劃的作用極為明顯。
分布式系統通信模式的應用,其進程間的通信是一切分布式系統的基礎,它基于底層網絡提供的底層消息傳遞機制,通常包括分層協議、遠程過程調用、遠程對象調用、面向消息的通信和多播通信等。分層協議也成層次協議,即OSI模型中的層、接口和協議,必須在不同層次制訂多種協議,包括從位傳輸的底層細節到信息表示的高層細節。而遠程調用過程實現調用則需完成以下幾個步驟:(1)客戶過程以正常的方式調用客戶存根;客戶存根生成一個消息,然后調用本地操作系統;(2)客戶端操作系統將消息發送給遠程操作系統、遠程操作系統將消息交給服務器存根;(3)服務器存根將參數提取出來,然后調用服務器;服務器執行要求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將結果返回給服務器存根;(4)服務器存根將結果打包成一個消息,然后調用本地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將含有結果的消息發送回客戶端操作系統;(5)客戶端操作系統將消息交給客戶存根,客戶存根將結果從消息中提取出來,返回給調用它的客戶過程。
上述過程中應用的傳遞參數也成為傳遞值參,傳遞值參需要通過通信系統網絡傳送Pentium上的原始消息、SPARC收到的消息和進行逆轉后的消息,對于簡單數組和結構則使用復制-還原代替引用調用。當遠程過程調用和遠程對象調用不適用時,需要面向消息的通信。面向消息的暫時通信不提供消息的中介存儲,實時性要求高(此過程完成僅需幾秒甚至幾毫秒)。面向消息的持久通信提供消息的中介存儲,實時性要求低(此過程完成可能需要幾分鐘)。多播通信借助于服務器向其他多臺服務器發送更新時,底層的網絡負責向多個接收者發送一個消息。高效網絡層多播應用層多播將節點組織成一個覆蓋網絡,用它來傳播信息給其成員,而一般的路由并非最佳選擇。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綜合通信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分布式系統已經成為各行各業較為常用的軟件系統。面臨當前諸多的挑戰,如何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容錯性,將是擴大及實現更為開放的分布式系統應用的關鍵。分布式系統在綜合通信網網絡管理中設計與應用,真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和發揮巨大的優勢,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更深度地拓展并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